![]()
众所周知,我国今年的车市环境一点都不景气,寒冬之下,甚至有很多传统车企走向了破产,然而形势严峻的不仅是中国车市,全球市场同样如此,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预测,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5%至8010万辆,这将是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跌幅。
伴随着全球车市的销量下滑,裁员浪潮也在不断升温中,三个月前,全球三大豪华品牌均爆出了有关裁员的消息,而更多车企的裁员消息还在继续。甚至毫不夸张的讲,今年的裁员潮,仅仅是个开始。
明年的裁员潮比今年还严重?
![]()
从各大车企放出的裁员信息来看,未来几年,全球车市将迎来一波规模较大的裁员行动,各大车企几乎均有涉及。
截至2025年,奥迪将会裁员9500人,要知道奥迪目前在德国的员工一共才6万多人,规模可以说非常大。戴姆勒方面也表示在未来两年计划至少裁员1万人,宝马方面,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裁员近6000人。
除去BBA外,其他几大汽车集团也曾在今年传出了裁员的计划,现代汽车在今年10月份曾对外宣布计划于2025年前裁减20%的生产与组装人力,这也就意味着有1万人被裁员,而从现代汽车20%的裁员规模来看,这仅仅是它最低的裁员标准。
今年,日产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也可以说非常惨淡,为了加快把复苏计划提上日程,削减成本计划也在积极开展,其中,在员工方面,日产将裁员12500人,占日产全球员工的1成。
要知道,这些在文中提及的裁员计划,也仅仅是裁员浪潮中的几个案例之一,除主机厂外,零部件供应商也纷纷开始了裁员之路,前一段时间博世集团表示未来两年将在德国削减1600个与内燃机技术相关的职位。而裁员的原因,全球市场表现不景气只是其一。
裁员的原因有很多
![]()
裁员的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是控制成本。通过裁员、缩短工作时长等方式可以有效直接的降低企业开支,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利润,这对今年整体表现不景气的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裁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结构的转变。德国汽车行业专家预测:德国汽车业在未来10年将裁员25万人,占目前该行业人员比重的30%。但在电动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科技人才方面,需求口其实也在不断增大,在砍掉30%人员的同时,新的岗位预计还会创造12.5万个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在裁员的同时,各大车企不断加大对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等方面人才的引入,各大车企裁员的背后,其实也是加快"新四化"的一种表现。
还有一点,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汽车制造相比,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各大车企也拥有着更为自动化的生产线,从人员需求来看,全新的生产线和生产方式也不再需要之前传统生产线那样的人员规模。
写在最后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三家汽车公司中就有一家正在裁员。截至目前,这波裁员潮影响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而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汽车市场面临的巨大变革,车企向电气化转型带来的资源持续优化是最大因素。寒冬之下,未来车市环境会迎来一个怎样的格局,也就变得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