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满大街都是帕萨特的影子,总之是挺久之前的事了,不过就是从那之后,帕萨特就逐渐成了B级车的代名词。
关于帕萨特最早的记忆,其实可以往前翻到上个世纪,那个时候它还叫桑塔纳,只不过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它和帕萨特的关系。如果说是对中国帕萨特的记忆的话,毫无疑问绝对是B5,可以这么说,当年的B5第一次给到了很多人一种高级车的感觉。
![]()
那么问题来了,帕萨特在B级车市场创造的各种纪录难道只是因为高级吗?当然不是,一款全球畅销的车肯定是有着内外兼修的长处。
伴随帕萨特好口碑的一直有一个词,就是德系。在机械行业里,德国制造就是品质的代名词,再加上当年桑塔纳和捷达的好口碑,帕萨特从一开始就在起跑线上领先了。
从B5时代,到我们今天试驾的全新一代帕萨特,每一代车型都用的是大众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全新一代帕萨特用的就是目前大众最新,而且应用最广泛的MQB平台,MQB平台上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科技水准高。
可以这么说吧,德国工业的口碑给了帕萨特一个高起点,而帕萨特又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和高起点带动了用户,这也是为什么帕萨特能热销到今天的原因。
这里说的全功能,可不是SUV上那种上山下地的全功能,而是宜商宜家。
当年的帕萨特凭借着低调大气的设计,一度成为政府部门的标配。不过从后面几代车型的变化来看,它一直想获得更多家庭用户的青睐,所以越来越大的空间表现和越来越精致实用的内饰设计让帕萨特走上了“先官后家”的路子,今天的帕萨特,更多的是实用主义家庭的第一选择。
而除了走向家用,帕萨特也正在变得越发年轻。尽管它的设计风格可能还是没有到二十岁的年龄段,但是它也在其他地方作出了不少年轻化的改变,比如视觉效果最重要的一点:颜色。
可能开车的时候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但是每次停完车回头看看它,就会觉得这辆帕萨特和满大街的黑色不一样,没放下自己的身段,同时又有能打动消费者的年轻元素,这或许就是它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最好方式。
其实帕萨特的内涵,我觉得就像是它宜商宜家属性的延伸。
公务用途的话,低调大气完全没问题;商务接待,舒适性不错又有面子;而家用,大空间和高配置也都是能让人满意的。
如果说B5很商务的话,后面的车型则是不断向着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大,配置越来越高,就拿我们这次试的全新一代帕萨特来说,消费群体在低龄化,它也变得更加年轻;消费者想要高科技,它的配置也在与时俱进。
相比于兄弟车型迈腾,帕萨特最大的优势是在车内,就是高级感。三种色调的材料层次分明叠加在中控区域,最上层的黑色搪塑手感厚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品牌用的虽然也是搪塑材质,但是用力按压会有很明显的单薄感,而这也是为什么大众的高级感要强一些的原因。
中间的高亮黑饰板做了一些凸起的纹路,视觉效果不那么单一。再往下的木纹饰板,其实说实话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实在有限,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触感非常细腻。还有这个“贵气十足”的桃木方向盘,讲真的这可能是全新一代帕萨特上最凸显年龄的设计了,不过还是那句话,握感却是没得挑,这就很让人纠结了。
还有后排的座椅加热和侧面遮阳帘,其实如果让在几年前想在B级车上看到这样的配置想都不要想,所以在对后排乘客的关心体贴上,全新一代帕萨特已经做得非常够意思了。相当不错的视觉和触感体验换来的是你每天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觉得惬意和舒适,这就是一辆车内装设计的成功之处。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帕萨特已经收获了超过200万车主的喜爱,这在B级车市场里是傲人的成绩。虽然如今的选择更多了,但是帕萨特依旧能够领跑市场,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一点不难理解。
德国工艺的品质至上,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不断自我进化。它不再中庸,而是有了更多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东西,这才是一辆好车的自我修养。
至于伴随帕萨特的中庸,我想是时候放一放了。的确相比竞品它还是显得不那么个性,但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它都有,所以二十多岁开帕萨特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