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天气会让汽车机油的粘稠度变大,因此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增大,这样可能会让汽车在冬季冷启动的情况下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发动机在启动时造成的磨损是在正常运转时的两倍,而一次冷启动所造成的磨损,相当于汽车正常行驶150公里发动机产生的磨损,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寒冷地区。那身处寒冷地区,冬天应该选择什么标号的机油呢?
目前市面上的机油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黏稠度,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 15W-40,其中“W”表示winter(冬季),“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越稀,低温流动性越好,冷启动能力越好,可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下使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南方车友需要驾车到北方,需要预先更换机油,以适应北方的低温。
![]()
一般新车在两年内无需更换或添加防冻液,但有些车型的防冻液的使用年限比较短。如果防冻液不足,发动机就不能很好降温,轻则加速发动机的损耗,严重可能会烧毁发动机。特别是在寒冬时候,应该提前更换或添加防冻液。
防冻液具有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的功能。所以要时刻注意防冻液的液面高度,如果减少请及时添加,每隔一个季度应按时检查发动机舱内防冻液储液壶的液面高度,正常的液面高度应在MAX和MIN刻度线之间,低于MIN刻度线时应及时补充同一品牌型号的防冻液。此外,在冬季前应该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防冻液进行冰点检测,避免已经失效的防冻液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一般防冻液会有冰点温度,防冻液应该选择冰点温度低于当地气温10-15°C。
![]()
大咖发现,很多车友在玻璃水不足的时候,会随意添加玻璃水,甚至有用普通自来水代替玻璃水。用自来水代替玻璃水其实是不对的,自来水的清洁能力不足,而且会容易产生水垢。自来水在冬季喷洒在玻璃上,因为自来水凝固温度没有玻璃水那么低,会容易结冰,导致玻璃视线更模糊。
冬季要使用低温专用玻璃水,这种玻璃水能在-35℃低温环境中,直接溶解洋霜,能够在挡风玻璃上迅速铺展,保持玻璃清晰亮泽,恢复广阔视野。所以,在冬季一定要采用专用的冬季玻璃水,千万不要随意添加不是冬季专用的玻璃水。
![]()
冬天由于气温过低,有些地方更是因为有雨雪天气导致雨刷器被冻住,这时候不知情的车友会直接开启雨刷器,当雨刷器被冻住时还启动雨刷器,就会导致雨刷器的电机损坏。也有的车友直接用热水为雨刷器和玻璃融雪,如果直接用热水浇洒在玻璃上,容易导致玻璃热胀冷缩后的爆裂。那么在冬季,应该怎么使用雨刷器呢?
如果知道要下雪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将雨刷器立起来放置,这样可以避免雨刷器因为低温或者积雪造成损伤。另外,应该在车辆启动后,打开前风挡吹风,等雨刷器解冻后再正常使用。
![]()
夏季轮胎和四季轮胎的使用温度的最低值是7℃,当气温低于7℃就应该更换冬季轮胎,对轮胎而言,7℃是临界温度,低于此温度,四季轮胎橡胶开始变硬,抓地力明显减弱,会导致刹车距离变长,起步、加速和转向时操控性能下降,在湿滑路面上尤其明显,危害您的驾驶安全。
冬季轮胎拥有独特的花纹、形状设计以及特殊的橡胶配方,可以在低温天气下的湿滑路面上提供足够的抓地力,改善车辆的行驶和制动表现,从而确保行驶安全。所以,当温度降低到7℃以下时,建议为爱车更换冬季轮胎。
![]()
冬季气温降低,冷车热身变得十分重要。车主一定要有暖车的意识。统计显示:发动机磨损有90%是在冷车行驶的3分钟内造成的,寒冷状态下,机油粘度变大,流动性润滑性不好,如果不热车就高负荷运转,可能导致发动机早期磨损。那么,该如何热车呢?
长时间的原地怠速热车并不推荐,不仅耗油多、积碳多,还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在较小的车库空间内),正确的热车版本应该是“热车两步曲”!首先,原地暖车30秒至1分钟后开车上路。(勿长时间原地怠速暖车);然后,低速行驶3-5分钟。(发动机转速尽可能保持在2000转以下)。当车辆的水温表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后,就可以正常行驶了。当然,要视当时行驶环境去控制转速,比如启动车辆就进入高速公路的,不建议低转速热车,建议根据行驶路段规定的时速行驶,不要低于最低时速,以免造成追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