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到了降温的季节,很多车主都挺纠结——行车前要不要热车,该怎么热?
对此大家的看法不一:有的“急性子”认为热车成本太高,纯属浪费时间;有的“保守派”认为启动以后不热车直接走,会伤发动机;还有的“老司机”则认为冷天启动车,需要热车,但不是原地热车,而是慢速行驶热车,给润滑系统一个逐渐暖机的过程。
热车这一说法最早源自2000年以前的化油器时代,那时候采用化油器发动机的车,如果没有达到工作温度,汽油喷出来的雾化效果比较差,供应系统不正常工作,会导致发动机转速不稳甚至熄火。所以,20年以上的老司机都有热车的习惯或者说偏执。
另一方面,车子冬天停的时间比较长,比如隔夜起来之后,发动机工作温度达不到,不热车,可能摩擦比较厉害,发动机比较伤,动力比较差,总之对车不好。因而大多数人觉得,热车还是有必要的。
从制作工艺上讲,现在的车不需要热车。不同于以前带化油器的车,现在的车基本都是电喷、直喷或者双喷射,供油全由电脑控制,温度什么的自己会调节,不需要人为来做这么一个让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的步骤。
那么热车是不是就毫无意义了呢?倒也不是。车停驶一晚,发动机里的机油因为重力缘故,全都流到油底壳,缸壁上没多少机油,这时候打着火马上走,磨损会比较厉害,再加上天冷,机油如果低温流动性不好,等到它重新循环上去,需要时间,这时可以怠速一会,让机油慢慢打上去。
从保护车子的角度来说,通过怠速循环机油,达到热车的目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化油器时代热车,基本得等到水温表40℃以上,抽两三根烟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但现在热车,基本原地发动个30-60秒就差不多了;
2)现在的车,一般都有程序控制,刚打火发动起来,转速可能比较高,然后慢慢往下降,降到一个点不怎么动,稳在那,你就可以慢慢将车驶出;
3)之所以不建议原地热车,主要是三方面考虑,一是烧钱,二是废气有害,三是积碳都是这个时候来的;
4)总结下来,热车有意义,在行驶中热车最合适(别刚一出车位,就哐哐大脚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