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子里除了蹦出了达尔文进化论之外再无其他答案,唯独内心五味杂陈,要知道我参加的可以一个汽车活动啊!直到老师补上后面一句:进化的本质就是适合,汽车工业也是如此,瞬间恍然大悟。高级!人家说的对啊,当今燃油车向新能源进化,是时代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不管你喜不喜欢新能源,它就在那里,由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缤纷呈现,这就是汽车工业里的进化。而领克这次要怎么聊这个进化,他们的答案就是用了P2.5架构的PHEV家族,而且这次是全部到齐。
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领克动作这么快的么,不是才几款车型,怎么一下子PHEV车型全都有了。
没错,可能大家对于领克的关注更多在03+那款性能车上更多一些,但事实是01、02、03也都有了自己的插电混动版本、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01的HEV版本也如约而至,再往后看EV的纯电动版本也在计划之内,所以领克在新能源这块的布局和推进节奏可以说清清楚楚。那么这个P2.5布局的混动架构能够在领克多款车型上一同应用,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其实所谓P几,取决于电机的位置在哪?P2和P3,电机的位置分别是位置变速箱之前(输入端)和变速箱之后(输出端),像P1是位于发动机曲轴上,P4则是另外一个轴,玩法不一样,电机不同位置的布局,特性当然也会有所不同。而吉利的做法是把电机集成在了变速箱之内,具体来说是放置于控制2、4、6、R挡的离合器之后,这才有了P2.5的说法,这种叫法当然也是吉利自己叫出来的。P2.5其实更像是P2的升级版,这种架构带来的明显优势就是效率的提升,电机效率高达96.3%,7DCT-H变速箱效率可以做到97%。细节一点就是能够带来14%的动力提升和45%的节油率。也就是说这种P2.5的架构,比P2有更好的燃油积极性,又有P3的电机效能,也就是说把P2和P3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其实不仅领克,吉利品牌的车型也用这套P2.5混动。
那么领克的PHEV车型究竟有着怎样的产品力?又能不能扣上进化这个主题,从开起来如何去解答,是最合适不过的。
领克家族的PHEV车型都是用的同样的插电混动系统,独到的P2.5架构的特点不再赘述。9.4kWh的锂电池,纯电续航可以达到51km。1.5T+7DCTH动力总成综合输出262Ps和390Nm,最终百公里加速可以去到7.3s。账面数据还是挺不错的,那么具体到实际驾驶感受上,下面分享对于02 PHEV的一些体验。02 PHEV开起来有新能源车型的特点,加速轻快又有些推背感,在城市里开很容易建立好感度,转向轻盈自然,底盘质感出色,整体来说是一台很好上手的新能源车型。这台车开下来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是它在能量回收时,车辆几乎不会反馈到驾驶者任何拖拽感,在你松了油门后,车辆依然能够很线性的继续行驶,这在新能源车型上是难得一见的,对于驾驶者来说,驾驶的舒适性是时刻在线的。一般来说,新能源车型为了保证一定的续航能力,在能量回收上会格外卖力,甚至分了不同档位的能量回收,让损失掉的动能尽量转化为电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松油门时,车辆的拖拽感会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性,有些甚至堪比刹车效果。我问到领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朱凌,为什么领克的PHEV会这么设定?他的回答是:“这个力度是调的,技术上完全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调整力度。但是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还是“傻瓜式”打包方案比较合适。”也就是说,这么做就是调校下的结果,目的也就是为了车内人员更好的驾驶舒适性。领克之所以会这么做,一方面是用户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产品本身的优势。因为这套混动系统本身有电动、混动、动力、节能四种驾驶模式,其中纯电模式下速度可以去到120km/h。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电量保持模式,也就是说驾驶这可以自主选择电量保持或者充电功能。在充电功能下,发动机会运转给电池充电,所以也就是说根本不用担心车辆的电池会馈电,无电可用,本质上还是PHEV具备的无里程焦虑的优势。
这样的设定,用领克官方的话说,就是从为用户选择到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并为用户提供能够选择的能力。至少在领克的PHEV车型中确实做到了,而且实际体验的感受也确实让人叫好。值得一提的是,领克PHEV搭载博世ESP9.3 HEV X+iBooster,这两套系统协作,形成移动能量搜集器,具体来说,电池相同,行驶里程可增加15.4%。另外据说ibooster电控刹车系统的成本并不低,业界有在使用的车型就是特斯拉和本田。最后,你们可能会好奇领克的PHEV究竟省油与否,我们当天城市+高速的综合油耗差不多在4.7L/100km的水准,大多数是混动模式下开的。聊完驾驶感受,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分享一下。领克的PHEV车型中的锂电池布置很有特点,位于中央通道的位置,具体在哪,看图。
这么做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一个是不会占用后备箱的空间,所以02的燃油版和PHEV版本都是一样的后备箱空间内水准,都是330-842L的水准,而你随便翻查市面上的插电混动车型的后备箱空间,多数都是比燃油版要小不少的。第二个就是优势就是安全。假设发生碰撞,这个位置毫无疑问是相对更为安全的,道理大家都懂,包括雅阁混动也有类似的方案,将电池放在在后排座椅的下方,从而也能时间安全和空间兼顾的效果。不过领克这个电池组,其实在除了电池安全的同时,这个位置一定程度上也会平衡前后车重配比,在驾驶性也会有一定保证。不过你要说既然优势这么多,为什么就领克想到了?如果要说槽点的话,那毫无疑问是后排中央地台的凸起了,它的凸起程度可能会让有些人抱怨五座变四座,因为凸起程度是比较明显的。不过从使用体验来看,我还是相当认可领克这种设定的,因为无论是后备厢空间还是电池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而你真的想要第二排要坐进三个人的话,也是能够安排的,只是双脚的移动空间不大罢了,倒不会有像刘涛坐进Panamera里的那种尴尬。在当下新能源驱动力已经从政策转向为市场的大环境下。领克的PHEV车型,就是他们进化论的产物之一。无论是产品力还是产品特征,这都是一款适合当下市场的车型。领克的想法很纯粹,如果产品思维是适合,那么用户思维就是合适。
领克给到用户的无忧购车、无忧用车、无忧养车、终身五免等等一系列厂家政策,那就是领克给到用户“合适”的服务。具体的细节就不赘述了,反正是那种看完就会让你有种草的冲动。对我来说,体验完领克PHEV家族后,对他们的EV车型又多了些憧憬,毕竟以产品进化的态度去造车,值得这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