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画子
图|网络
对于大众集团来说,今年是个超级产品狂欢大年。大众品牌在列的有T-ROC、朗逸、POLO、宝来;奥迪要推全新A8L、A7、Q5L、Q2L;斯柯达自然也不甘寂寞,继柯迪亚克之后,斯柯达旗下“柯”字辈的第二款SUV产品——柯珞克终于上市了。
关于大众和斯柯达这对表兄弟的关系,大家都懂。斯柯达在定价上比同样配置的大众低,是这个品牌的宿命,因为他是捷克版的平民大众。
已经连续4年实现销量增长的斯柯达,在2017年卖掉了120万辆。虽然大部分卖到了欧洲,但中国俨然是它最大的单一市场——贡献了325,000辆,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7%。
用了10年时间,2017年斯柯达在中国达到年销量30万台。然而,同比不到1%的涨幅显示,斯柯达貌似是卡到了脖颈。主力车型明锐以12.22万辆年销量占据了斯柯达整体市场36.7%的份额,缺少新车型的提量,其他车型贡献乏力。
错失了SUV市场的爆发,是斯柯达、甚至是整个大众的遗憾。上汽大众只有途观和途昂,一汽-大众的话,嗯,SUV是啥?
斯柯达呢,可怜的YETI,即便是 “古惑兄弟”的情怀也没能拉一把。幸亏中场加入了柯迪亚克,去年4月上市后,月均销量5000多台,虽然比YETI强得多,但距离超级SUV组起码还有一打YETI的距离。
要市场发力,还要看SUV。柯珞克抢先在大众集团发车,中文的“珞”取自《道德经》中的“珞珞如石”,从名字看,期冀很高啊。但我还得说一句,emmmm,这饶舌选手的名字,不大好记啊。
KAROQ与柯迪亚克(KODIAQ)一样是源于科迪亚克岛土著语言,在当地“车”被叫作“Kaa’raq”,而“箭”则被称为“Ruq”。发布会现场的黑衣人,约莫是根据这个引申义,演绎了一段舞蹈,我称之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柯珞克》。
而在经过了YETI和柯迪亚克试水之后,柯珞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了么?
从外形看,柯珞克是典型的斯柯达式年轻范儿。
什么硬朗的折线、水晶切割元素等等,这些斯柯达近几年来的流行设计元素自然在这台最新款的车型上都有所展现。车身也是靓丽的颜色味道更佳,柯珞克有丹霞橙、石英绿、曜石黑、冰川白、云石灰、海沙金6种选择。这让我想起来晶锐在当年就是以抢眼的配色打入市场的。
当然,为了符合国情,上汽斯柯达总要展现一些本土化设计,比如下格栅加入了欧版所没有的镀铬饰件。
动力上,斯柯达宣称1.4T的TSI 280旗舰版才是柯珞克的主要走量车型。要打进决赛,不拿出点压箱底是不行的。110kW最大功率和250N·m最大扭矩对大众粉来说可是太熟悉的配方,它的市场地位是很多发动机不能比的。
相比此前的海外版本的KAROQ,国产后的柯珞克会更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整车的空间表现不错,尤其是后排空间,增加的50mm轴距使得乘坐空间变得更为宽裕。还有采光面积超大的全景天窗,对部分用户来说,这已经可以算成功了。
注重细节也是斯柯达品牌最闪亮的东西,延伸到柯珞克这次的表现:储物格CD机、冰箱冷风、后备箱可拆卸照明灯。细巧实用的可拆卸手电筒,是不得不提的捷克式聪明小设计,不用时还可以安在行李箱中来照明,同时充电。
总的来看,柯珞克的设计风格和各项指标都符合同级的主流水准,有点儿时尚与个性,同时还坚持沉稳。今晚的戏肉就是,卖多钱?
答案揭晓后,最让我们关注的是,13.99万的起价,有多少人会买账?
与柯珞克最针锋相对的竞品还要算是日产逍客和雷诺科雷嘉。万台俱乐部常客的日产逍客指导价是13.98万~18.98万元,实力同样出众的科雷嘉则是13.98万~20.88万元。
不难看出柯珞克的性价比套路。相比自主品牌不遗余力地堆配置,合资品牌在入门级车型的配置上是有些牙疼的。而柯珞克则从入门级车型就配备了LED日间行车灯、MKE智能疲劳提醒、定速巡航、多次碰撞预防系统、TPMS轮胎气压监测等八大实在配置,让竞品颇有压力。
不过,不光是斯柯达盯上了竞争并不是十分激烈的入门级紧凑型SUV市场,2018年还要有越来越多的车型加入战场。
多次跳票的一汽丰田奕泽、广汽丰田C-HR终于要来了,即将继续上演“一鸡多吃”的套路。据悉柯珞克的同胞兄弟大众T-ROC也会在国内进行“国情改良”——轴距加长,并且有着比柯珞克更多的个性元素。到那时,四平八稳的柯珞克还能靠其大空间和性价比出头吗?
这厢不仅有德日互恁的戏码,如果再把目光放广一些,自主紧凑型、中型SUV,尤其像领克和WEY这样的高端自主品牌也同样虎视眈眈。所以全面来看,斯柯达柯珞克面对的是一场毫不轻松的恶战。
已经是入门级紧凑型SUV的后来者的斯柯达柯珞克,谈不上抢占先机,但它也可以因此好好地把对手研究透了,再制定相应的对策寻找出路。比如在外形上做得年轻了,营销能不能随之打出年轻化的新玩法,这就是另外一个命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