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车聚网,关注我们。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www.autoju.com
引言 | 颜值和工作高效都少不了它
说到进气格栅,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前脸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极大地为家族化设计提供支撑。功能性上,它又可以为水箱、发动机、空调等进气通风,并防止行驶中飞溅物破坏前舱内部部件。
![]()
今天要聊的主动式进气格栅也是进气格栅的一种,只不过变得更智能了。之所以特别拿这个汽车配件出来聊,是因为车聚君发现周围依然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它,但其实它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大有可为,所以有必要好好给它做个专题介绍。
如果看过房车赛,你会发现很多赛车的中网都是被封死的,这么做正是为了让发动机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工作温度,从而发挥更好的性能。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冷车启动,温度本就不高的水箱还得被外界冷空气再次降温,因此水温升高很慢,发动机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所需时间也将更长。
![]()
不仅是赛车会受影响,可以说低温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发动机的运转,不少车型在冬天因此而使暖风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节油效果也会变差。如果你还对90年代的生活存有记忆,肯定会记得当时很多公交车在冬天时会给车头披上一张棉被。公交车走走停停的模式本就烧油多,所以对保持最佳工作温度很苛刻。相比于这类“傻瓜式”的堵风口模式,主动式进气格栅要智能得多。就工作特点来说,主动式进气格栅系统会通过相关传感器信息,根据发动机的温度信息,由电子单元自动控制叶片开启角度,从而达到快速热车的效果,使发动机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其实主动式进气格栅很早就出现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上市的新福克斯,当时它全系标配了这套装置。并且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有着高达15种不同开启角度,为的就是更精细的控制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量。
如果就大方向来说,主动式进气格栅早先多出现在美系车中。比如上文聊到的福克斯,又或者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等车型也都有搭载,预计将于2019年11月20日正式上市的全新中大型SUV别克昂科旗也是标配了主动进气格栅。![]()
▲当然宝马也很喜欢配置它,像宝马5系就是全系标配,不过同价位自家兄弟的X3却连选装都没有,让不少人吐槽。为什么会这样,和使用环境有一定关系,北美地区多高速路,强大的风阻成为燃油消耗的主要元凶。主动式进气格栅可以适量关闭,以此降低风阻系数,继而提升车辆稳定性与燃油经济性。比如凯迪拉克ATS-L,当车速高于60km/h时,车载电脑会自动监测发动机温度,在确保无需额外空气冷却时,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就会发挥作用。▎ 对冷车启动有帮助,能更快将发动机拉到最佳工作环境;就这两点来说,在有油耗锱铢必较的年代已经足够吸引人,可以说是主动式进气格栅在未来能大力推广的基础。![]()
不过有基础肯定还是不够的,毕竟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选择选择低粘度机油(冬天)、设计更加流线型的车身,都是可以缓解的。为什么车聚君预测它未来大有可为,甚至可能成为标配,原因有二。▎现代汽车流行大嘴设计,而且设计趋势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大嘴意味着进气格栅会更大,对发动机以及风阻的影响也会更明显一些。如果这时候配置上进气格栅,效果会更好。![]()
▎主动式进气格栅有逐渐下探的趋势,比如吉利星越、奇瑞瑞虎7、宝骏730、宝骏510等车型在中高配上就有配置。而且因为工作原因,车聚君发现现在不少新品车型在研发阶段越来越关注它,相信未来会迎来一波小爆发。
有人会问,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那还需要进气格栅吗?既然没了进气格栅,主动式进气格栅就更没用武之地了。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电动汽车确实是可以不使用进气格栅,因为电动车没有内燃机,不需要进气格栅来散热,而且取消进气格栅还可以减小风阻。那降温怎么办?当然也是有办法解决的。比如动力电池强制风冷系统,就是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转变为冷风,同过设定的特殊管道去吹电池,给电池降温。![]()
不过其实为了更好地提供空气,这类系统最好还是要有比较大的风量来源,所以虽然进气格栅变小(或是消失),但下裙部分依然会是镂空的。除此外,下裙部分镂空的另一个作用是为电机降温。所以综合来看,未来进气格栅极可能转变成另一种模样,使用在下裙部分。像吉利几何A就很典型,乍看之下,几何A也是无脸化造型,但其实严格来说,它的下裙是镂空的,而且这个进气格栅就是主动式的。![]()
据称,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想要进气格栅能够针对不同车速匹配不同开合角度,有效减少风阻系数,还能为底盘下方电池组起到导流、冷却的作用。想法和我们上述分析不谋而合。当然了,除了以上解释下,更现实的情况是,现在很多混动或纯电动车型来自于传统的内燃机平台,在此类架构下,电机和电池的冷却通路和传统内燃机车型相似度很高,因此进气格栅也是不能少的。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一直都是在与风和火打交道。利用好风,而不是100%阻绝它,这才是最高明智慧的策略。主动式进气格栅就是这种掌控“风”的产品,在未来必然会大有可为。出于情感上,车聚君也不希望作为前脸的标志性元素,进气格栅就此消亡,因为它与我们的审美息息相关。所以最后再来感受下各家经典的进气格栅造型吧,别说你不爱。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