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下,小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早已蔚然成风,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动力性需求,还能做到更低的排放和油耗。
不过,这项技术也有着魔鬼与天使的双重性格,在充分榨取发动机性能的同时,也会带来爆震、冷却、润滑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合资品牌发动机的技术尚且未能完全过关,问题时有传出,那么完全靠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又是否真的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呢?它们能否做到真正耐用且质量稳定?
2015年第一代传祺GS4推出市场,其搭载了一台广汽传祺自主研发的1.3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当时,敢自己做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自主品牌为数不多,再加上这款发动机的扭矩近似值为200牛·米,更让业界高度关注这款被称作“200T”的发动机。
也许是我们太希望自主品牌可以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封锁,在先进的汽车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当时还是有不少围观声音对国产涡轮增压技术表示担心。
时间来到2019年,一辆三年跑了38万公里的第一代传祺GS4在一次车主征集活动中被发现,这辆车子不仅公里数超高,发动机整体状况依然良好。
昨天,这台硬核的发动机被现场直播拆解,在看正式拆解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台硬核GS4车主陈先生的故事。
前不久,广汽传祺发起了寻找华南里程最长GS4的活动,最长里程车主将会获得0元换购一台第二代传祺GS4的资格。
经过7天的海选,超过5000名传祺GS4车主报名参加,其中行驶里程20万公里以上的车主超过600名。最终,来自东莞的网约车司机陈先生以三年381135公里的里程数排名第一。
为了充分验证这台发动机的过硬品质,“广汽传祺华南里程最长GS4全民公开拆解会”昨日在广汽传祺长佳店举行。原北京市汽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凯明、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上官文斌,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广汽传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翼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广汽传祺长佳店总经理钟宇源现场向这位三年跑了38万公里的东莞车主陈先生交付了第二代传祺GS4钥匙。谈及当初为何选择传祺GS4,陈先生的回答十分直接:“我当时考虑的有五款车型,来回比对了一个多月还是拿不定主意。最后,我用了一个‘笨方法’,坐在路边数来往的车辆,看五款车中哪一款车最多,最终是传祺胜出了。”
购车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陈先生的传祺GS4陪他走过38万多公里,经历了每天近300公里的考验后,陈先生的GS4至今车况依旧良好,发动机无大修,底盘齐整。对于一年才开两万公里左右的普通用户来说,“38万”可谓一个天文数字,需要开至少20年才能达到这个里程。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是整车技术水准和品质实力的最直接体现。陈先生这台硬核GS4搭载的是广汽传祺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发动机。
活动现场,这台历经38万多公里考验的传祺第二代发动机被当场拆解,不少到店观看拆解直播的车主表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被再度刷新,直观感受到传祺过硬的造车品质。这场直播在各平台引发了超过121.26万的观看量。
拆解过程中,四名专家对每一个拆解下来的零部件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看、摸、试、比等多种手段反复检验,即使历经38万公里的考验,发动机并未出现渗漏油痕迹,各部件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为更直观展现零部件的变化,现场直接用全新零部件进行对比。其中,专家们对发动机缸体的珩磨工艺表示肯定——其采用的是与豪华品牌相同的德国格林珩磨设备,加工精度达到了微米级。
我在现场留意到几个属于广汽自主研发的技术细节:来自传祺发动机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也谈到当时的研发背景,虽然排量较低,工程师还是通过调校把这款1.3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调至稍大于大众1.4T及宝马1.6T这两款发动机。
由于这台1.3T发动机采用了GCCS(Gasoline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燃烧室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广汽自主研发的一套全新燃烧室控制系统。它包括了能够产生高滚流混合气的进气道和燃烧室,以及相应的发动机管理软件。这套系统能够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并降低燃油消耗率,后来这项技术还申请了专利,这也是为什么传祺这台1.3T发动机能做到高效能、低油耗,成为网约车陈先生的“心头好”。
另外,这款发动机之所以性能高效且稳定,很大程度采用了一个注重效率的油气分离器,这属于广汽自主研发的一项技术。另外滚子摇臂式结构也降低了发动机内部的摩擦。
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气体会通过活塞环间隙窜入曲轴箱,为了保证曲轴箱内部的压力平衡,就需要在发动机上设置曲轴箱通风装置对曲轴箱内气体进行引导。而来自于曲轴箱的气体夹杂有机油成分,为了分离出气体中的机油,并把机油重新导流至发动机润滑系统,便需要一个称作“油气分离器”的装置。这款1.3T发动机在气门罩盖上设置了一个自主研发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内部带有粗分离和细分离两部分结构。
另外,由于这是一款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采用的是滚子摇臂式结构,相比气门顶筒式结构,滚子摇臂利用滚动摩擦取代滑动摩擦,降低了发动机的内部摩擦。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上官文斌表示,这样一个历经38万公里的发动机是一个很典型、具备价值的研究样本,足以说明传祺品质的可靠性。作为在汽车领域有着三十多年经验的专家,原北京市汽车研究所副所长王凯明认为,这次拆解活动带给他不小的震撼。“今天的拆解见证了传祺品质的稳定性。”
整场拆解看下来,王凯明分享他了观点,“这款发动机上采用的很多技术都是当时市场上主流发动机所具备的成熟技术,可以提升发动机的运转效率和性能,如低惯量涡轮、DVVT、变排量油泵、滚子摇臂等。在一些技术细节上,我看到了广汽工程师对产品性能的执着,如自主研发的油气分离器、铝合金油泥挡板、轻量化活塞/连杆、锻造曲轴等。”
一台发动机被拆分为数百零部件,由最为表象的车辆性能,剖析至最细微的零部件工艺,传祺GS4接受了最为严格的审视,而从拆解结果来看,它提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5年第一台传祺GS4下线,41个月之后达成百万销量,成为最快突破百万销量的中国品牌SUV。
与生物基因不断进化一般,传祺的品质基因也在持续提升,而且速度更快。
而今,传祺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缸内直喷技术、低惯量涡轮技术、可变排量机油泵以及GCCS燃油控制专利技术的加持,让传祺发动机在效率、性能表现上足以媲美合资品牌。当然,发动机的提升只是其中一部分,要在原有百万口碑的基础上再创新突破,第二代传祺GS4必须实现全面升级。
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第二代传祺GS4由造型设计大师张帆、感知品质大师相田修平、NVH大师田畑俊幸、底盘调校大师Marco、动力总成大师吴坚、质量管理大师浦上嘉文共同倾心打造,将欧系、日系和中国自主技术融会贯通,形成强大的DNA。造型上,第二代传祺GS4沿用家族式“凌云翼”脸谱,采用“光影雕塑3.0”设计语言,更加立体跃动;
智能化方面,它配备了广汽集团最新研发的ADiGO智驾互联系统,是全球首款具有车载微信功能的量产车型;动力匹配上,搭载传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1.5T缸内直喷高性能发动机和爱信全新一代手自一体变速箱,实现同级超低油耗,兼顾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
通过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台1.3T发动机技术在当时还是具备了不少技术领先点,并且许多项技术还是广汽传祺自主研发的,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交足了功课。
基于这些技术亮点,第一代传祺GS4创下了自主品牌辉煌的一页,而承载着百万车主的信赖,第二代传祺GS4即将重新出发,她将带给我们哪种技术期待呢?本周五即将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