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攀登不易 吉利又为何执着于“向上”之路?| 新说
新车新技术 2019-11-11 14:42:38 2
![]()
记者丨沈黎明
责编丨魏文
国庆期间上映的《攀登者》,让我们知道了那个年代中国登山队为了攀登珠峰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和血泪。很多人会问:“既然那么艰辛,为何中国登山队要如此执着于登山、执着于向上?”
![]()
与其说中国登山队“向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不如说是为了证明中国也可以。通过不断“向上”,他们挑战了自我、超越了极限。这种“向上”精神也促使着各行各业奋起直追,从家电到移动互联、从5G网络到量子计算、从核电到航天……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向上”的精神,中国才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繁荣,才能在各个领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超越。
近几年,“向上”同样是中国汽车品牌提到最多的字眼,然而,“向上”并不是简简单单喊句口号就能实现的。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了28年来首次寒潮,也正是这次的照妖镜让那些空喊口号的品牌现出了原形,同时也欣喜地看到一些品牌已然走在了正确的“向上”道路上。
![]()
某个中国品牌,它在2018年的销量达到1,500,838辆,同比增长达到20.3%,不但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更是超越一众强势的日系品牌,位列全国汽车品牌销量前三,仅次于大众和通用,实现了中国品牌从未达到过的高度,这个品牌就是吉利。
“吉利汽车确实有一定表现,但这个表现对吉利而言只是刚刚开始,不是代表吉利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还是要遵循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看来,吉利的“向上”,在于是否超越了自我,是不是比自己的过去有了新的提高。
![]()
最新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0月销量130,180辆,同比增长约1%,环比增长约14%。今年1-10月份,吉利汽车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达到了1,088,290辆,目前已完成全年136万辆销量目标的80%,继续领跑中国品牌汽车。
![]()
在成立33周年之际,吉利汽车再次用亮眼的销量数据为自己庆生。或许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也未曾料到,当年那个诞生于“小渔村”台州,那个差点连“准生证(生产资质)”都没拿到的吉利,能够成长到如今能让合资品牌惴惴不安的地步。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如今辉煌的吉利,就在不久的5年前,销量曾被长安、比亚迪和奇瑞反超,2014年全年销量仅为42.6万台,差点跌出了中国品牌前五名。那一年,长城已经逐步放弃轿车事业开始聚焦SUV产业;那一年,北汽幻速、众泰等三四线品牌趁着SUV热“飞了起来”……然而,那时候的吉利手上却没有一台拿得出手的SUV产品,手上仅有的一张牌便是轿车帝豪。
![]()
“吉利向上的方向肯定不会变,但要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然后去实现相应的目标。”在亲身参与过多次向上马拉松的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看来,吉利汽车能够“向上”是因为懂得“配速(马拉松运动中一种技巧)”。
2015年,吉利并没有因为SUV的大热以及其它品牌的“崛起”而打乱自己的阵脚,反而围绕帝豪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家族,喊出了“只为向上”的slogan,同时吉利围绕帝豪打造的向上马拉松也从这一年正式开始。
![]()
作为吉利汽车中流砥柱产品,帝豪集成着“不断向上”的品牌精神,经过多年市场实力锻造,由单一车型发展为包括帝豪GL、帝豪GS、新帝豪及帝豪EV等在内的家族式产品矩阵,覆盖了A级、A+级、跨界SUV、新能源等多个细分市场。
![]()
同样是2015年,吉利还推出了一款具有重大意义的车型——博瑞,这是吉利首次冲击20万元B级轿车市场,并且销量很快就突破了5000台。这次尝试不但让吉利成为中国首个打破合资品牌B级轿车市场垄断地位的品牌,同时这一步也让吉利的口碑迅速攀升,成为了中国品牌“高端”制造的代表。
![]()
2016年,吉利博越上市,姗姗来迟的这款SUV并没有淹没在SUV浪潮中,反而凭借帝豪家族和博瑞积累的口碑,销量迅速破万,最高时月销甚至超过3万台。随后,吉利顺势推出了远景SUV、远景X1、远景X3、远景X6和缤越等SUV产品,打造了覆盖4万元-15万元的SUV产品矩阵。
懂得“配速”重要性的吉利,一步步完成了从轿车到SUV的全产品阵容覆盖,这两条健壮的双腿也支撑着吉利不断“向上”,销量完成了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吉利2015年销量为538,548辆,2016年765,851,2017年1,241,104辆,直至2018年的1,500,838辆。如今,吉利成为了中国品牌的领头羊。
![]()
伴随着吉利快速增长的背后,吉利的品牌认知度和价值形象同样在稳步提升。
从2015年到2019年的5年来,吉利的产品平均售价由8万元以内上升至目前的10-15万元为主,其中8万元及以上售价产品销量占比超80%。吉利目前的平均单车价格不仅整体高于自主品牌,甚至已经超过了部分合资企业,到了真正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的时候。
![]()
正如宋军所说的那样:“10年以前,我们说吉利是超高性价比,5年以前,我们在体现‘品质吉利’。今天开始,我们希望能够呈现给大家的是‘科技吉利’,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会输给任何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
从造百姓买得起的车,到摘得中国自主品牌桂冠,吉利一路走来,一路实施品牌的高端化和年轻化。
据2019年用户调研统计,吉利客户中,90/95后的占比超过51%,成为主力人群。其中,缤瑞及博瑞GE(MHEV) 90后用户占比高达74%及62%,而缤瑞和帝豪GL两款产品95后用户比例均高达31%。
与此同时,购买吉利产品的圈层也在扩大,更多的精英阶层成为吉利产品消费的主力。据中汽研换购数据库显示,2018年吉利品牌忠诚度为7.4%,高于自主平均(5.9%);吉利增换购用户比例为20.6%,其中博瑞增换购比例高达29.3%。
![]()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新车新技术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吉利星越的车主画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年龄30-40岁的男性为主;他们基本拥有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和收入,对于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追求;他们大多拥有或曾经拥有一台以上的车辆,让他们对车和自己的需求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
![]()
在我们印象中,这些特点只会出现在豪华品牌或合资品牌上,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中国品牌能够拥有这样的车主画像。然而,“现实总是在不经意间扇你一耳光”,正是始终秉持着勇于挑战、不断突破的向上精神,身体力行地将“向上”作为吉利汽车的文化底色,浸染在吉利人的骨子里,经过这些年坚持不断地品牌向上,吉利才能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和价值形象获得全面提升。
就如安聪慧所言:“如果说我们之前实现的是产品和销量领先的话,如今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技术和品牌的领先,而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为了形成领跑优势,我们唯有一路向上,必须时刻全力以赴。” ![]()
在“向上”这条道路上,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走法,有些成功了而有些却倒在了“向上”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