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车市寒冬的论调一直在汽车圈弥漫着。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今天,各大车企都面临销量低迷的困境,车企亏损经营成为常态。尤其是部分合资和自主品牌情况愈发严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前日被“央视财经”爆出停产欠薪的力帆汽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月9号,一封来自平安银行的邮件戳破了自主汽车品牌在寒冬中摇摇欲坠的窗户纸,邮件大意是力帆汽车等等四家车企年底即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
这封邮件一经发酵,业界哗然,四大车企不得不出来澄清公告。其中力帆股份表示,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力帆汽车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公司没有破产计划。力帆企业极力的否认了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企业面临的经济负债情况确是不容否认。
![]()
在这个事件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前日“央视财经”报道了重庆汽车制造业的代表车企之一——力帆汽车的经营现状,调查发现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几乎停滞,还拖欠员工工资,财报显示力帆股份前三季度亏损了26亿,而力帆仅仅是重庆乃至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缩影。
![]()
据调查显示,力帆股份在重庆有两个汽车生产基地,位于两江新区的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已完全停产,该基地在去年12月份已卖给重庆市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收购价33.15亿元。另一个位于北培区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工厂今年以来处于半停工状态,已拖欠员工近两个月工资。
除此以外,杭州、上海、重庆等城市的力帆汽车销售网点也已基本关停。汽车工厂停工或半停工,销售渠道多数关停,这都表明力帆股份深陷泥潭。
10月25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了三季报,显示其净亏损高达26.33亿元;而根据上半年的中报,力帆股份的负债总额高达312亿元。由此调查,力帆企业处境可想而知十分艰难,但局势不仅于此,力帆汽车的经济负债困境和堪忧的形势只是撕开了重庆汽车制造业的一角。
![]()
处一隅观全局,普遍低迷的车企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但近几年来,受行业周期下行、产品创新不足等影响,汽车行业产值呈连续下滑态势。除了力帆汽车以外,小到鲜少提及的北汽银翔、东风风光、潍柴英致等品牌情况也是苦不堪言。
![]()
重庆银翔实业集团旗下的比速汽车,以及参股的北汽银翔均出现经营困难。北汽银翔自去年7月一纸停产通知开始出现危机,期间还遭遇员工讨薪、经销商、供应商上门维权等事件雪上加霜。另外,重庆众泰、东风风光和潍柴旗下乘用车品牌潍柴英致,这些品牌也相继出现销量下滑,甚至部分企业经营已出现困难,面临亏损。
“寒冬”是对汽车行业的洗牌,优胜劣汰也在所难免,但重庆的汽车工业却遭遇集体跳水,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车市高速增长时期,产品改款重造、迭代推新的速度相当之快,只要造出来具有一定优势的车就不愁不卖,如果产品比同级素质差,适当下探售价也不失对策,但当车市步入低谷,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注入新生机,焕活新生
对于目前汽车市场的惨淡的形势,政府不加以干预市场,那结果定然不堪设想。重庆市政府方面联合各家银行成立了力帆债委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以帮助力帆股份缓解资金压力,虽然处境艰难,力帆股份也并未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作为第一家获批汽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力帆股份曾拥有力帆汽车和力帆乘用车两张汽车生产牌照,其主营业务分为汽车和摩托车产销,27年前力帆股份就因涉足摩托车行业而迅速发展,而力帆股份相关人员也透露,公司已将重点回归摩托车业务。
![]()
此外,重庆两江新区对出现困难的车企也在积极的进行补助,以帮其渡过难关,而长安福特此前已经获得了1.4亿元的补贴,暂时缓解了大幅裁员的解决方式。
同样深陷困局的北汽银翔品牌,重庆政府以及北汽集团也在积极地探讨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在今年8月份,北汽银翔开启了战略重组,依托强大的北汽集团以及重庆市政府,北汽银翔也迎来了一丝转机。
![]()
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重庆汽车工业遭受着强烈的打击,政府干预市场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并非长久之策。只有依托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提升才是正确之道,而面对现在的僵局,一步步扫退重庆汽车制造业的颓势,注入新的生产血液和活力方能焕活新生。
总结:
不管从力帆汽车,还是整个低迷陷困的重庆汽车制造行业来看,汽车行业将面临洗牌,结构重组、优胜劣汰势在必行,而行业内的大洗牌对汽车产业和生态环境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像日本,美国,德国等等汽车工业大国,经过若干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考验,最后生存下来的几家企业一定是实力强的车企,整合瓜分了整个行业的资源。同时,也是对行业冗余的资源进行再分配再重组,不优则补,优则更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会更繁荣和强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