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苏政阳
马自达在今年的东京车展发布了他们的首款纯电车,它的名字叫MX-30,2020年将率先在欧洲市场发售,售价为3万399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6万7667元8毛5。不妨回忆一下,经过90年代之后,马自达有多久没有推出以MX为名号的全新车型了。
既然是马自达,那当然不走寻常路了。首先是MX这个名字,为什么不是单纯数字,或者CX呢?据马自达表示,这是一款“挑战固定观念”的车款,于是就用上了MX,而这台车的底盘本质上跟马自达3/CX-30一致(毕竟这个底盘在开发之初就有电气化的打算)——MX-30,因此而来。这也是为什么MX-30的车身尺寸,其实跟CX-30相差不大(前者稍高)。
其次是它的外观,跟之前套了CX-30壳的e-tpv技术试验车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还是非常魂动,但引入了Human Modern概念后,它的设计跟现行的马自达车款有很大差别,更加尖锐的车头,是不是很有未来感?还有那骚气的对开式车门,虽然官方只说了,这个设计只为进一步发挥自由创意,带给用户更加丰富多彩的拥车生活,但我想,这应该是有致敬RX-8的意义在里面。
内饰虽然还是维持了新世代马自达的设计,但扶手箱/变速杆的位置显然更有层次感,后方还设有镂空以供乘客安放物件,此外,空调调节区域还引入了一块大屏幕,对于一台马自达来说,称得上是花里胡哨的设计了。话虽如此,马自达还是为它赋予了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应有的品质:车内主要由软木/再生材料打造而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而电动车最受关注的动力部分,大概是这台车最具有争议的地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MX-30保留了此前e-tpv的同等规格,这套名为e-SKYACTIV的动力系统,单电机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为143ps,峰值扭矩约为265Nm,电池容量为35.5kWh,续航里程……马自达表示,约为210km。
你可能会觉得,都9102年了,马自达的电动车居然就那么点续航里程,然后伴随着满脸不怀好意的笑容将它和垃圾之间划上等号。为什么只有210km呢?根据马自达的解释,在欧洲,驾驶者每天的平均驾驶距离为50km,所以210km是足够使用的,另外,综合考虑电池制造时的二氧化碳产生量,电池寿命耗尽后的回收成本,以及环境负荷等问题,35.5kWh的电池,其实是一个最为理想的选择。
马自达欧洲研发部Christian Schulz说:我们不应该为车辆提供过剩的电池容量。消费者实际需要多少续航里程?在考虑到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造多大的电池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或者换个方式来说,即便是做电动车,马自达似乎也不太想走寻常路。其实不仅仅是“电池容量”这一点,这台MX-30也有很多有异于常规电动车的设计,譬如之前在e-tpv身上那套通过声音,来加强你对车辆动力掌控感的系统(具体而言就是在你收放电门时,车辆会发出不同的模拟声浪),也将会出现在MX-30上,不仅如此,相较于其它电动车,MX-30的电门响应不会那么冲,动能回收系统的作用也非常弱。
至于转子发动机,按照马自达的规划,未来它将出现在全新的增程式新能源车当中,在当今的形势之下,这或许是转子发动机复出的最优方式。
无独有偶,早在20多年前,马自达也曾经做了一台名字相近的车款,虽然定位不尽相同,但从一些细节上来说,它在当时的存在意义,也跟MX-30一样反传统——它就是MX-3。
虽然MX-3这个名字让你很好地搞清楚它MX-5以及后来推出的MX-6之间的联系,但来到了日本市场(或者一些别的市场),它的名字就跟大部分的马自达一样,让你揣摩不出日本人的想法——同年6月,MX-3的日规版本正式上市,被归入到Eunos品牌渠道的它,名字叫Presso,在意大利语里面,它有“伙伴”的意思。同期马自达还在Autozam渠道下推出一款名为AZ-3的车款,其本质上就是Presso的换标车,只是部分细节有所不同。
Presso与AZ-3
Eunos Presso在当时的日本市场也引起了不少话题,除了其突出的设计,小小的一台车却走着相当高级的路线(主要体现在配置水平比较高)以外,这更多是因为马自达给这台前驱小跑车塞了一副V6发动机进去,顺带一提,为了作出区分,同期的AZ-3仅配备1.5L 4缸机,到后来马自达才将这副机器加入它身上,同理,Presso也是在之后才拥有1.5L的版本。
当然了,在那个不缺6缸车的时代,塞了个V6进去倒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更多是因为这副代号K8-VE的机器,排量仅为1.8L。
K8-VE最大马力140ps/7000rpm,峰值扭矩157Nm/5500rpm,后期升至145ps/159Nm。
虽然仅仅1年之后,K8-ZE“全球体积最细发动机”的称号便被同样疯狂的三菱(6A10)夺去(点击回顾),但作为第一家将这种小排量多缸数投入到量产车的厂商,马自达与这副K8-ZE的话题热度并未减弱多少。那它的实际评价如何?
虽然K8-ZE体积细小,但毕竟还是个6缸机器,所以重量还是挺感人的,再加上Presso本身又是一台FF车,所以严重失调的前后重量分布导致各位车迷对其操控表现打上差评;再就是它的油耗表现,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其燃油经济性甚至比不上同期车体更大更重的Mark II Grande(搭载一副2.0L直6 1G-FE机器);再就是结构紧凑+部件过多带来的维护问题……总的来说,缺点一箩筐,风评并不好,绝对不是一个能让你省心的伙伴。
除了发动机以外,Presso的一生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其一是它跟三菱的关系,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争夺“最细6缸机”这一件事当中,因为Presso的设计师荒川健先生,原本就是从三菱跳槽过来的;其二,Presso其实是Eunos品牌渠道下的最后一款车型,90年代中期马自达多渠道策略破产,而Presso却挂着Eunos的名字,一直卖到了1998年,最后才随着Familia的换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MX-3/Presso的失败,除了马自达错误的销售策略,以及经济影响以外,过于创新的理念也是原因之一。这是否也预示着CX-30也会面临这种问题?这只能留待市场去判断。
轮到你说:
马自达的电动车,你会买么?
车评
玩车
911 | LC | R8 GT3 | SUV下赛道 | BMW驾驶培训 | 四门GT-R | K20a | 宁波F4 | 一生一台车 | TT-RS VS 718 Boxster | 本田飞机 | A110 | GS | 纽博格林24小时 | Escort | 除积碳 | 碰撞 | 50W改GK5 | 玛莎驾驶培训 | Formula E | MR2 | 汽车上的飞机技术 | 勒芒辣车
文摘
A级 | 法系车设计 | EVO | 汽车平台 | 福克斯 | 夏利 | F1安全车 | 没落人气车 | V12 | 得利卡 | MID4 | 宝马发动机 | 福美来 | 高性能旅行车 | 718 | 路虎 | 迈凯伦 | 汽车人性化设计 | 欧洲品牌+日系车企 | 日系车企造假 | supra
干货
可变压缩比 | 机油 | 自动辅助驾驶 | 刹车皮 | 4B11T | K20C1 | 4G63T | BNR32 | EA888 | S54B32 | 混动系统 | 多涡轮增压 | 转子引擎 | 偏时点火 | 性能车 | Pi4平台 | VC-Turbo | 簧下质量 | VTEC | 三缸机 | 碰撞
侃
速腾| 丰田亚洲龙 | Jeep指南| 现代菲斯塔| 新款Q3 | 吉利嘉际 | 雷克萨斯UX | SF90 Stradale | 雷凌| 宝马8系Gran Coupe | 宝马X6 | 宝马M8 Competition |十佳安全新车
下拉就可以写留言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