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年,中国车市遭遇下行,失意的不仅仅是中国品牌,还有那些曾经躺着数钱的合资品牌们。对于美系品牌而言,山姆大叔的“中年危机”来得有些不合时宜。
子曾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中不难窥得,中年危机并不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而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节点。从年少无知,到初入社会,越过三十岁的坎儿,蓦然回首,无论是身体、家庭、工作却也并非如自己想象般,处理的井井有条。
一种没落感,想必是从脚底油然而生。
反观车市,在中国开疆扩土四十年的合资品牌们,也在自己的不惑之年无一例外地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中年危机。
而在这次中年危机中,日系和德系所展现出的状态更像是两个版本的苏大强,背后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
一个人的“中年危机”
不得不说,所谓的中年危机,在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似乎和年龄不再成线性关系,就像是糖尿病,也可能是青少年常发病一样,三十出头的白领时下也在面临着“中年危机“。
我的同事老万,是众人羡慕的富二代,不到三十岁的年龄,就已经开上了奥迪。但又有谁知道,下班归家的他,总会在车上坐上良久,伴随着丹拿音响吐出的五线谱,一股白日里充斥在工作中的危机感弥漫在整个车厢,让人窒息。
每一个人眼前都有危机,但面对危机的处理方式又不尽相同。而这最大的区别无疑体现在心态上。
对于一个居安思危的人,在将一件事情做得心应手之后,自然会从内心中预设无数种危机感,并从内部进行一一打破。也正是未雨绸缪的心态,确保了人生在这真正面对危机时会更加从容不迫。
反观有些人,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引入,上天赐予了自己更完美的生活,也正是在顺风顺水的大环境中,逐渐失去了危机感,宛如温水煮青蛙一般,最终走入堕落的深渊。
历史的车轮总是周而复始的,纵观整个汽车工业发展史,作为老牌汽车发源地的美系和德系车,在新能源革命的到来前,显得如此的被动和猝不及防。偏于一隅的日系车却展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岛国车企的“中年危机“
突然而至的经济下行,让中国车市迎来了第一个中国危机,而日系车企一枝独秀的销量表现,让众人直呼,日系车终于从钓鱼岛事件中缓过来劲儿。
数据统计,今年1-9月份,本田在华累计销量达112.2万辆,同比增长16.4%,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为101.4万辆,同比增长15.7%。而一向备受受国人独宠的大众品牌出现负增长,今年1-9月份大众品牌在华累计销量为281万辆,同比下滑3.1%。
回首历史,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也正是在不断的“中年危机“洗礼下锻炼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着日本汽车市场,大有泛滥之势,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并且抓住有利时机学习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1960年时,日本汽车年产量仅为16万辆,然而到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坐上了世界汽车生产的头把交椅。
然而好景不长,7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最高时占到美国全部贸易顺差的80%以上,一场贸易战将充斥在美国市场的日系车打回原形。这也迫使日系品牌集体认识到品牌向上的意义,包括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品牌开始深入美国市场。
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Focus2Move统计出了2018年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排行榜中,前三甲的位置中,日系品牌就占据两席。大众汽车以1083万辆的成绩夺得冠军,而丰田汽车以累计销量1052万辆屈居第二。同样闯进“千万俱乐部”的还有雷诺日产联盟:累计销量达到1036万辆。
事实上,日系品牌的集体向上,离不开对于新市场的研判。就以较为熟知的中国市场为例。2017年,中国提出新能源发展战略以来,日系车是其中反映速度最快的合资品牌。
以纯电动市场为例,日产纯电轩逸的推出,可以算是合资品牌中第一款纯电动车型。截至到当下,包括丰田、本田在华推出的纯电动产品远超其他合资品牌。除此之外,在混动技术的普及上,日系车绝对属于遥遥领先地位。
以双擎技术为主的丰田,第一次将混动技术下放给了紧凑级轿车,反观一众德系品牌,宝马也仅仅有五系混动车型能见度较高。同样在混动领域颇有建树的本田,较丰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悉,东风本田更是构建了行业独有的混动家族,涉及轿车+SUV+MPV市场,不难预测,在未来的混动市场中,日系将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如果将汽车发展史化为三大阶段,作为内燃机获益者的欧美汽车,在百年前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基础,而当下新能源时代,日系车通过混动+纯电技术独领风骚。
当然,时下的日系品牌也将迎来自己的另一次“中年危机“,而这次则是来自于中国品牌所带来的压力。智能互联已经成为当下车企发展的主基调,但日系品牌无论是在人机交互还是物联网方面都要逊色于中国品牌。
山姆大叔的“中年危机”
回首过去的2018年,陷入销量腰斩的不仅仅有自主品牌,还有和偏执的法系车同居榜首的还有昔日的百年福特。
其实,福特的颓废,仅仅是山姆大叔“中年危机”的冰山一角。数据统计,2018年1-6月,美系的市场份额为10.7%,2018年底,更是一度低至9.7%;2019年6月,这个数字变成了9%。
目前国内在售的美系品牌主要有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广汽菲克Jeep、长安福特和林肯等。如果说2018年美系车市场份额下降可以归因于国际贸易摩擦,那么今年上半年份额持续下降,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作为美系老牌车企,福特今年在中国市场可谓遭遇了“至暗时刻”。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福特在华的主要合资企业长安福特的单月销量持续“腰斩”,5月份单月销量仅为7418台,同比跌幅达75.8%。
任何一场滑铁卢都不会空穴来风,福特也同样如此。细究福特在中国市场早些年的产品规划不难发现,产品更新速率严重落后是拖垮福特最大的成因。
福克斯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A级车市场的主销车型,福克斯引入中国十多年,也仅仅完成两次大换代。直到去年年底,第四代福克斯才姗姗来迟,却又因为全系三缸机的配置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其实,蒙迪欧、翼虎等长安福特昔日主力产品均有类似情况出现。在迅猛发展的国内市场,福特早早地完成了细分市场的开疆拓土,但却没有站稳脚跟。随着新兴市场的诞生,以及消费者全体的迭代,福特车型明显出现断代的现象。
也正是意识到了中年危机,福特在去年提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今年4月初,福特又发布了“福特中国2.0”战略,以着重培养和聘用本土人才。如今,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成立近一年,已组建了一支包括陈安宁、杨嵩、霍静、熊毅等汽车圈实力干将在内的本土团队。
其实,回首来看,美系车的落后,按照中国话来形容,似乎有一丝虎头蛇尾的影子,为了摆脱油老虎的形象,大力普及小排量发动机,却因为三缸认知度低而脱了后腿。
侃车观点
这是一个多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危机无处不在,却又和时间无关。当下,无论是对于美系车,亦或是日系车,乃至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而言,都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中年危机”。
和人生一样,对于汽车品牌而言,要想延续曾经的辉煌,必然需要面临转型,也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