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如果不是因为一封“DS不会退出中国”的声明,很多人可能都不会注意到DS依然坚守在中国这片战场。
被收购的消息出于10月30日晚,媒体爆料,宝能拟收购长安PSA深圳工厂,即将官宣。作为DS品牌在亚太区的战略总部,长安PSA深圳工厂被收购意味着DS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开始进入倒计时。
然而还没等到舆论发酵,长安DS的高管就在朋友圈回应了传言,并称“DS品牌不会退出中国,并且将在中国这个战略性市场采用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当然了,这番回应非常有力,但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销量可以佐证,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DS在华销量仅为79辆,同比下降84.3%;前9月累计销量2027辆,同比下降40.5%。在销量基数本就较低的情况下,DS品牌还会出现如此高的销量降幅,可见其处境有多艰难。
但被宝能收购就真的是DS品牌最好的归宿了吗?不见得。第一,宝能优先布局短期内就可获利的产业环节,这是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急于挣快钱的“通病”;第二,DS品牌明显无法跟上宝能的雄伟规划,入华八年都没能打开中国市场,又怎么能在下一个八年帮助宝能实现“汽车收入占到宝能集团收入的一半以上”的目标呢?第三,宝能收购DS品牌的如意算盘,还是押在了自有汽车品牌上,又能拿出几分真心去拯救DS呢?
2011年,长安与PSA合资成立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长安PSA),双方各占50%股本。长安PSA主要生产高端品牌DS系列车型。2013年,长安PSA深圳工厂正式竣工投产,按照规划,该工厂产能为年产2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工厂并不是广义上的生产基地。官方资料显示,长安PSA深圳工厂是DS品牌在整个亚太区的总部,占地约130万平方米,由研发中心、生产厂房(其中包括两个整车工厂和一个发动机工厂)、专业测试跑道等设施组成,无论是设施设备还是整个工厂的绿化条件都是按照全球标准打造的。
位于工厂内的DS7生产线也是目前PSA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化程度最高、最先进的一条生产线。但另合资双方没想到的是,20万的年产量对于DS品牌而言,是一种高估。
资料显示,DS品牌的销量巅峰时期就在工厂刚建成之后的两年内,最高纪录在2.7万辆。2016年,DS品牌销量降至2万以下,是1.6万辆。接下来的情况则更糟,2017年DS品牌总销量是5800辆。
销量减少,导致长安PSA深圳工厂的生产营运得不到饱和。2017年,长安PSA的发言人表示,未来深圳工厂将增加商用车、皮卡,长安的自主车型也将有可能在这个工厂生产。
其实,早在2015年,长安逸动就曾借长安PSA深圳工厂代工生产。而今年长安凯程F70上市,也确定了将由长安PSA深圳工厂生产。
早期,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都需要找一个合作伙伴。往往,强强合作才能创造辉煌,但可惜的是,无论是长安还是PSA,都处于自身难保的阶段。
先说长安汽车,据其2018年财报显示,长安汽车营业收入约合662.98亿,同比下降17.14%;净利润约6.81亿,同比下降90.46%。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幅度不过10.3%的大环境下,长安汽车累计销量约为122.6万辆,同比下滑高达2 3.6%。亏损的情况就更严重了,前三季度长安汽车预计净亏损额在24亿—28亿,同比下滑幅度超过300%。
至于PSA,情况就更惨了。其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东风神龙前9个月销量不过9.1万台,同比下降55.51%。财报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神龙汽车净亏损24.9亿元,销量同比大跌60.05%。
即使是双方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二者还曾对长安PSA抱有一线希望。2018年初,长安汽车与PSA集团共同向长安PSA输血,共计36亿元,已解决公司日常经营,改善将经营状况。
但结果是,2018年的销量再一次让双方失望了。最终,长安汽车决定“刮骨疗毒”。10月28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官方网站显示,长安汽车正在挂牌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长安PSA)50%股权,项目预披露起始日期为2019年10月28日至2019年11月22日。
而消息一出后,PSA方面的回应中“感谢重庆长安8年的支持”,也颇有些“一别两宽,各自安好”的意思;而“有新的战略部署,不久后公布”,似乎也印证了与长安汽车缘分已尽,正在寻找新合作伙伴的意思。
目前消息显示,可能性最大的接盘侠是宝能。
此前,宝能在车圈的高光时刻是2017年12月,斥资65亿元收购观致51%股份,从而获得了生产资质。但在收购观致后,宝能采用自产自销(买方为宝能旗下共享出行公司)的方式拉动观致销量。结果是,观致的销量虽然上涨了,利润却不可遏制的呈现下滑趋势。到了2019年,观致更是没有拿出一款量产车。
【汽车维基】认为,被宝能收购的DS未必会有很大的起色。
自2017年3月宣布进军汽车产业以来,宝能汽车先后在在汕头、杭州、广州等地陆续投资了12家企业,其主要业务涵盖了传统及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其实从宝能的汽车产业路线可以看出,宝能擅长“化整为零”,所涉及的都是能在短期内获利的业务。
但DS品牌的盘活,绝对不是仅靠收购50%的股权就可以做到的。入华8年,DS品牌都没能打动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观念,宝能又能有什么妙计在短期内让DS起司回生呢?况且,宝能在汽车行业的盈利心态非常急切。
众所周知,宝能要在10-15年间将宝能汽车打造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最迟到2027年,要实现汽车收入占到宝能集团收入的一半以上。
而且,宝能还在积极筹划自有汽车品牌,由此来看,又能有几分真心来拯救DS品牌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DS也会在宝能的精心策划下闪现“昙花一现”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