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讯:汽车业股比开放政策加速推进,留给自主和合资车企“备战”的时间不多了。
![微信图片_20191015155021]()
10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表示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汽车等领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0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汽车外资政策,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修订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允许外资在华投资的整车企业间转让积分。”
一系列开放外资股比、下调关税的政策出台,表明汽车行业的对外开放已经步上“快车道”。
当然了,政策的利好影响都要由企业进行落地。今年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特斯拉是中国进一步扩大汽车开放的首批直接受益者。
10月1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25批)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名单中,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这意味着特斯拉Model 3即将进入车型推荐目录进而获得国家补贴。同时,在新政策的促进下,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投产后,其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可以实现转让或出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对财经网表示:“利好外资企业的‘双积分’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侧面证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的成熟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股比放开可以使国际资本和本土企业参与更多的市场竞争,而关税下调给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产生冲击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有可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实现更大程度的规模化经济。”
早在2018年6月,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中已经为汽车行业股比放开做了相应的规划: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2020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
在利好政策的吸引与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触角对准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在2017年12月,丰田汽车宣布将在2020年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不少于十款纯电动汽车,且将实现在中国本地化生产。2018年10月,宝马汽车与华晨集团达成协议,以290亿元现金受让华晨宝马汽车25%的股权。双方预计在2022年前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后,宝马汽车将持有华晨宝马75%的股权。
今年2月,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副社长李仁哲表示,将会在四川生产氢燃料汽车整车并在全国销售;9月2日,四川省政府与韩国现代签署了氢气战略协议,由四川省、现代汽车、四川现代三方组建的专项小组进行项目推进;9月23日,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将在2020年完成对合资公司中方所持股权的收购。
自去年9月以来,车市的低迷表现给国内车企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而股比的逐渐开放,将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充分的竞争环境,这不仅会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构成压力,留给合资车企的“备战”时间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