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驾舱数字化测试】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车载互联系统,比如上汽斑马系统、一汽D-Life系统等,而且硬件也在不断升级。此前我们已经对长安逸动、CS75和CS75 PHEV都进行过详细的驾舱数字化测试,所以本次对新款长安锐程CC的驾舱数字化测试中,我们主要说说它有什么不同之处。
![]()
![]()
![]()
![]()
![]()
实测车型为长安锐程CC顶配款,它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其尺寸与中控屏幕同为10.25英寸,分辨率比较高,色彩也比较艳丽。
![]()
实测车型配备了全景影像功能,周身有4个提供影像支持的摄像头。前风挡上方有一颗为ADAS驾驶辅助系统服务的摄像头。与此前测试过的逸动不同的是,锐程CC并没有标配行车记录仪,所以全身一共有5颗摄像头。
![]()
![]()
实测车型配备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分辨率比较高,而且还有经典、运动、科技三种主题可调。界面显示信息很丰富,包含车辆基础信息、胎压数值、导航等等,中央是ADAS驾驶辅助信息,不仅有模拟车道线,而且还能识别交通标志、显示周围车辆,虽然没有特斯拉那么高级,但是这种3D动画效果也很直观。
![]()
驾驶模式切换按键就在方向盘左侧的多功能按键区,共有正常、经济、运动三种模式,按下之后显示当前驾驶模式,再按一次切换模式,驾驶模式不会长时间在仪表盘上显示,只能短暂停留几秒钟。
![]()
![]()
![]()
这块10.25英寸的中控屏幕同此前测试过的逸动、CS75所搭载的完全一致,网络功能和操作方法也基本一致,而且中控屏UI也可以随着主题切换而变换。
![]()
主页可以自定义快捷键,把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几项功能放在这里,能够减少驾驶过程中因为控制屏幕而分心的情况。
![]()
在驾驶辅助方面,实测的顶配款车型配备了全景影像,摄像头像素并不高,但是有3D模型、障碍物警示和转向引导线,整个倒车辅助系统还是很好用的。
![]()
![]()
in Call 3.0车载智能互联系统中的语音系统与吉利GKUI的语音系统一样,均来自于科大讯飞,在语句的识别度和指令响应度上都非常优秀,无论指令是否可以执行,都会在屏幕上显示语句,并给出回应。
![]()
使用语音可以控制大部分的多媒体和空调功能,但对其他硬件的控制比较少,比如车窗和座椅加热。
![]()
![]()
![]()
系统内自带的导航是高德导航车机版,其显示效果和功能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常用的实时路况、路线选择、3D地图等功能一应俱全。
![]()
由于系统打开导航比较快,而且语音识别也很快,识别度高,所以使用语音导航非常方便,只要不是特别长的地址,它都能在30s左右完成路线设定。同时,只要用三根手指在屏幕上向左滑,地图就会同步到液晶仪表上,向反方向滑动则取消显示,这就是“飞屏”功能。
![]()
![]()
![]()
逸动支持手机安装“in Call”APP,通过APP对车辆进行远程解、锁车,以及开启空调等操作,但不能启动车辆。除此之外还能监控车辆油量和故障报警等信息,相当实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