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首富詹姆斯·戴森用一份内部宣布,戴森集团放弃了斥资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77亿元)的电动车制造项目,与此同时,喊着“为梦想而窒息”口号的贾跃亭也传出正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消息。一边是以吸尘器起家的英国首富,一边是曾经一炮而红的乐视TV创始人,两个人都在造车这件事上遭遇了挫折,究其原因,还要从前几年的造车风波说起。
![]()
前几年,在看到汽车存在商机后,众多资本巨头纷纷加入造车行业,投下筹码,试图分一杯羹,一股跨界造车之风席卷而来。然而好景不长,车市不久后便迎来所谓的“寒冬”,众多企业纷纷放手,而即使是现在,还有众多企业处于垂死挣扎的状态中。那么问题来了,跨界造车真的有这么难吗?答案是肯定的。
蔚来汽车CEO李斌曾说过一句话:200亿只是一块敲门砖。无独有偶,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也曾公开表示,经营一个汽车公司,至少需要三四百亿元。
在以前,我们会想,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一台发动机吗?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据了解,一辆成品轿车所包含的总部件数量大约在5万个,单单原料种类就有多种选择,而一个完整的汽车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包括铸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电镀工艺等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生产工艺,造出来的零件相去甚远,整车的体验感也大不相同。![]()
再加上电动车的电机、电池的选择,安全性的保障,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造车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厂商的事,而是怎样融合到产业中的问题,上下游供应链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哪怕是其中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影响产品研发及销售。![]()
跨界造车的困难,詹姆斯·戴森心知肚明。从设计、研发、制造,再到销售以及之后的售后服务,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在投入了25亿美元后,詹姆斯·戴森还是觉得做汽车并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所以做下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公开信中戴森写道,“通往成功的道路绝不是一条直线”。随着这封邮件的公布,也正式宣告戴森的造车计划结束。![]()
今年5月10日,戴森的一组电动车专利图曝光,戴森电动车是Crossover造型,铝制车身,定位于中高端MPV。但是内部信中强调的已经研发成功的电动汽车始终没有露面,结合目前跨界造车企业的坎坷发展,对于戴森放弃造车这个决定,网友普遍反映,及时止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不过,虽然汽车项目停止了,但从戴森的内部邮件同样可以发现,未来它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固态电池、感应技术、视觉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等已经熟悉的基础领域。不造车,为车提供电池以及相关技术,或许是戴森未来与汽车的交集所在。遥想当年,乐视集团上市9年,市值一度高达1800亿元,乐视生态帝国享誉一时。
作为乐视创始人的贾跃亭突然有了一个造车的想法。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他被问起为何要造电动车时,贾跃亭指着窗外的雾霾说到“为了环保”。
坚持造车的贾跃亭,在短短几年内,投入近100亿个人资金,同时也间接拖垮了“乐视帝国”,25.72万投资者与之一同陷入水深火热之境。2017年贾跃亭远走美国,一手创立的乐视公司随之陷入了财务危机中,资金链断裂让贾跃亭身负重债,被网友戏称为“老赖”。这也为他放弃位于美国加州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公司的CEO一职埋下了伏笔。FF陷入资金压力之后,FF开始各处寻求外部融资的支持。随着外部融资的难度飙升,一种声音开始在外界流传,那就是大多数投资人都希望贾跃亭放弃对FF的控制权或者贾跃亭进行破产重组之后才愿意对FF注资。
2019年9月,贾跃亭还是放弃了一切,辞去了法拉第未来CEO一职,转由毕福康担任。对此,贾跃亭在微博上回应,“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
![]()
贾跃亭继9月份辞掉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CEO一职后,近来又有消息称其或将在美国申请个人破产。如果贾跃亭的破产申请成功,那就意味着债权人可以提前获得贾跃亭的全部资产及收益权,而且贾跃亭也不再持有FF法拉第未来公司的任何股权。
![]()
在美国法律框架下,个人破产包括破产重组(Chapter 11)和破产清算(Chapter 7)两种方式。其中,破产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在资不抵债时,向债权人提出重组方案,以资产保障的方式延期偿还债务;后者则指债务人直接宣告破产,由清算小组接管债务人资产及债务。而根据外媒的报道称,贾跃亭申请的为破产重组(Chapter 11),且贾跃亭或将把其全部资产通过资产保全的方式转让给债权人,同时也放弃FF的所有股权。
![]()
贾跃亭此前坚决不同意放弃FF的控制权,甚至不惜与恒大决裂。到现在,为了能够让FF有继续生存的空间,不得不做出“弃车保帅”之举。曾经“为梦想窒息”口号如今也演变成了一种讽刺,贾跃亭最后能否成功,我们只能给出一个问号。
造车的难度仅次于飞行器,虽然詹姆斯·戴森曾一度是英国首富,但如今的现实不得不让他选择放弃了。戴森的退出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但对于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条消息无疑是一个警示。
何小鹏此前曾公开表示,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根本不够花。
对此与戴森放弃电动车项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他非常钦佩詹姆斯·戴森先生的决定,并表明了小鹏汽车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还将继续坚持造车。![]()
16日,合众汽车也迎来了第五个生日,在公开信中,张勇也表明了自己坚持下来的决心。跨界造车的困难超乎想象,不管怎么说,在车市萧条的2019年,造车之路将更加艰难,在这条路上,选择继续前行的人肯定不止何小鹏和张勇,比他们走过更多弯路的贾跃亭就是其中之一,至于他们未来能否成功?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在造车领域,就算是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有分崩离析的可能。无论是戴森放弃电动车还是贾跃亭的乐视帝国轰然倒塌,这对未来想要加入造车行业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如同马拉松长跑,谁先起跑或许不那么重要,谁坚持的更久或是跑得最远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