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汽车大事件
汽车立体声 2019-10-11 09:32:42 8
友情提示:如果你在听微信节目的过程中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等操作,播放中断,直接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快进收听。
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当此大庆之时,今天汽车立体声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汽车行业的7个大事件和7位杰出人物,并邀请嘉宾刘新岳老师做了独到的点评。本期节目先聊前面3件大事,下期节目将继续这个话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汽车行业、企业、车型一直在不断演变,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所取得的成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风云人物和重要事件。近期,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推选出了7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最有代表性的7件重要大事和7位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一片空白,更没有成型的汽车厂。1950年3月,重工业部汽车筹备组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最终定址长春;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新中国的第一座汽车厂拔地而起。工厂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从“解放”、“胜利”、“前进”等五六个名字中圈定了“解放”作为新车的名字。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汽车在长春第一制造厂下线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刘老师点评:中国最早真正走下生产线的汽车就是解放。解放是中国商用卡车领域的龙头品牌。在建国初期,解放牌汽车的载重量特别大,符合国家生产、生活的需要。当时,解放牌汽车还最早进行了零部件通用化,全国各地的汽修厂和汽配厂都可以制造它的零件。北汽的前身——北京汽车修配厂最早就给解放汽车做过零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批示:“轿车可以合资”,为汽车合资经营奠定了基调。经过多番磋商,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率先于1983年5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合资经营总合同。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正式迈入“合资时代”。从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诞生至今,对外合资合作在中国已经走过30多年。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乘用车销售2370.98万辆,位于世界第一,合资品牌贡献占比59.56%。刘老师认为,北汽当年成立北京吉普时选错了车型。当年的第一批车是213,它是乘用类、休闲类SUV的鼻祖车型,在美国刚上市时是双门车。它是一辆非常小资、非常有美国西部牛仔范儿的车,价格高达20万,老百姓消费不起。引进之后,第一批被配给了国内的一些党政军机关。与当时的进口桑塔纳相比,它乘坐起来并不舒适,但有非常强的越野能力,所以第一批车供给部队以及偏远山区的高级干部使用。然而,尽管人们消费不起,恰恰就是这辆车给老百姓导入了高端越野车的概念。董老师认为,当时的北京吉普、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505的识别性都非常高,每个厂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北京吉普尤其给北方人介绍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至今,北方人也更喜欢比较高大的SUV车型。在改革开放初期,轿车是连“准生证”都没有的“黑户”。彼时,在重卡、轻卡、轻客领域,国家主导引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商用车体系迅速发展壮大,轿车产业则几乎一片空白。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复苏,数以十万计的轿车需求引发了一轮进口热潮。几十万辆外国轿车通过各种渠道潮水般地涌进国门,并带走了大量宝贵的外汇。有数据统计:仅在1984年,由于进口汽车流出的外汇就相当于中国汽车工业30年总投资的两倍多。1987年8月,在避暑胜地北戴河,国务院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听取了中汽联理事长陈祖涛关于发展轿车的汇报,对发展轿车工业原则上表示同意。根据北戴河会议纪要,中央很快作出了建立轿车产业的重大决策,相关企业的轿车生产终于获得了“准生证”。该项决策确立了一汽、二汽、上海作为我国“三大”轿车生产基地,天津大发、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为“三小”生产基地;此后又确定了两个微型轿车生产基地,我国轿车产业迈入新征程。刘老师点评:当时,我国的商用车引进了铃木、五十铃、奔驰、沃尔沃等国外车企的技术。很多大车已经配备了空气悬挂、电子助力等先进科技。然而,那时的乘用车却还很落后。这与国家前期的保护也有关系,之前政府担心洋车进来后会冲击中国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轿车“准生证”政策是为了防止当时国内的100多家具有汽车修配资质的企业乱生产,因为乱生产会导致规格不统一,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个政策具有两面性,既保护了民族工业、避免了资源浪费,又对发展形成了一些束缚。后来的“三大”、“三小”生产基地是我国乘用车事业的基石,它划定了一个基本框架,此后乘用车就在这个框架下发展、生长。天津大方在中国最早推出了微型车。标致后来虽从广州撤资,但留下了生产线,如今,花都已俨然是一个汽车城。北京吉普变成现在的北汽。一汽、二汽、上汽更是我国重要的汽车集团。历史的变迁令人唏嘘。我国的汽车工业走到今天,慢慢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事,希望后来的“汽车人”保持虔敬之心,不要因近十多年家轿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否定之前60年的汽车发展历程。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嘉宾观点不代表本节目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