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乘用车:张跃赛“老骥伏枥”能否“志在千里”
青橙汽车 2019-09-19 21:05:00 1
“前任”天坑难平,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张跃赛,难饮无米之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如今品牌过剩、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厂商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其中,自主品牌受到的冲击更为强烈,而广汽传祺在今年遭遇了惨败。这家成立仅十年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年销量近53万辆的一线自主品牌。摧枯拉朽般的狂放增长,遮蔽了广汽乘用车内部对未来市场预期的理智判断。2017年,广汽传祺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产销百万的目标。颇为讽刺的是,今年前八个月,广汽传祺累计销量仅为16.3万辆,不仅与年销百万的愿景相距甚远,同时,持续低迷的销量,也成为广汽集团着手调整广汽乘用车高层的导火索。7月31日,广汽集团宣布,原广汽新能源董事长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将调任广汽集团国际业务部,张跃赛将接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职务。
作为郁俊的接任者,张跃赛在广汽集团内部有着近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尽管这位广汽老将履历丰富,但面对广汽传祺前八个月同比下滑30.4%的数据,仍回天乏术。在今年1月份的北美车展上,广汽乘用车在连续两年突破年销50万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2019年实现60万辆的目标。而目前,广汽乘用车仅完成年销量目标的27%,在仅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广汽乘用车逆转无望。对于张跃赛而言,广汽乘用车在2019年遭遇惨败已成定局,但其失败并未止于此。尽管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增加了汽车关税、北美经销商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广汽乘用车将推迟进军北美的计划。但推迟进军北美计划,对于广汽乘用车而言,已是习以为常的操作。张跃赛的“前任们”,曾三次推迟赴美计划,在前任未竟的事业上实现突破,才是历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未来最值得被记录的一笔。张跃赛已失去了郁俊时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安逸,“美国梦醒”迫使张跃赛未来更专注于国内市场。然而,巨大的销量亏空,使其发挥的空间极为有限。
尽管广汽乘用车在今年遭遇了空前的销量危机,但对于广汽集团而言,其更在意合资公司所带来的销量利润。9月1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第二次到访广汽菲克,尽管这家合资公司已出现连续20个月的销量同比下滑,但广汽集团高层仍寄希望于通过新合资公司的成立,逆转目前所带的颓势。事实上,尽管部分合资公司在今年业绩表现不佳,但合资公司所带来的收益,仍是广汽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年中报显示,广汽本田实现营业收入518.95亿元,同比增长15.3%;广丰实现营业收入448.80亿元,同比增长20.6%。面对下半年仍岌岌可危的销量和利润压力,广汽传祺并非坐以待毙,其试图通过新一代GA6的推出激活市场消费潜力。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广汽传祺推出的新车速度与其他自主品牌相比太慢,对于更需要曝光和新鲜感的自主车型,广汽传祺已被其他厂商落在了身后。事实上,在今年前5月仍同比下滑超35%的长安汽车,通过在年中加码新车型,已实现销量止跌逆转。除车型投放迟缓外,广汽传祺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还将面临主销车型停产的尴尬。9月19日,现款传祺GS4正式停产,累计销量达111万辆,对广汽传祺的月均销量贡献在2万辆以上,随着现款车型停产,直至新一代GS4投产前,广汽传祺的销量预计将受到极大影响。
在进入今年后,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在今年年中,吉利、长城先后下调了年销量目标。同时,比亚迪、长安等自主品牌,开始加磅新车型,“自主品牌”升级战将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新砝码。目前,已有包括荣威RX5 MAX 、吉利博越Pro、长安CS75 Plus、比亚迪宋Pro在内的多款升级车型投放市场。而同样作为一线自主品牌的广汽传祺,尚未有相关车型的投放。已失去抢占市场先机的广汽传祺,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或将处于不利地位。曾顺应市场潮流推出多款热销车型的广汽传祺,已开始出现一步慢,步步慢的势头。从开局十年的高速发展,到如今被甩离自主一线,广汽传祺已开始“失去”的十年,而这并不是张跃赛继任,抑或是郁俊黯然离开能完全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