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贵阳市政府正式宣布废除汽车限购措施,此举可以看作是对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及“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政策的积极响应,同时贵阳也成为国内9个实施限购省市中的首个取消限购的城市。
限购松绑能否救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可以的。首先它能刺激已申请摇号、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下定决心买车,以提高汽车市场销量;另一方面,城市限购松绑或引起车市多米诺骨牌效应,促使其他城市调整限购政策,激发广大民众的消费潜力。
![]()
多个限购城市松绑 恋人和爱人的区别
今年6月以来,为优化汽车消费环境,各地城市陆续推出放宽汽车限购的新政策,广州、深圳6月宣布增加增量指标的配置额度,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两地将分别新增10万辆和8万辆小汽车牌照。随后的6月29日,海南省公安厅也指出,将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面放开新能源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条件及数量,这个举动虽说更多的利好是偏向新能源车市场,但不可否认对消费者购车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
北京、上海等指标申请人数庞大的城市,暂未出台相关的放宽限购政策,但从北京交通委权威发布的数据统计分析,保有量尚有提升空间的北京,后续为促进汽车消费,仍有可能像广州、深圳一样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开放一部分号牌需求,毕竟相比深圳1686台/平方公里的车辆保有量,北京的车辆保有水平仅为370台/每平方公里。
![]()
除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推出相应的政策以刺激汽车消费,6月,国家发改委提出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而针对车牌的问题,公安部也有了新的放宽政策:6月1日起,可以申请互换机动车号牌,放宽使用原机动车号牌时限。
车市下行促使政策松绑
![]()
有人分析,政策松绑的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困之久矣,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1-8月,汽车产销仍然未能摆脱双位数的跌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3.9万辆和1610.4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1%和11%,可以说,2019年是各大城市实施限购以后销量最低迷的一年。
![]()
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也给汽车厂商造成了财务上的压力,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营业总收入为6043亿元,同比下滑13.7%,营业利润同比下跌44.1%。根据各大车企公布的财报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17家主流主机厂中只有3家的利润同比增长为正,下滑车企中不乏像上汽、广汽、北汽等汽车大集团,政策的松绑,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企因为车市下行产生的压力。 限购对交通压力的缓解并非一劳永逸
限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全国保有量现已超过了3.4亿辆,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出现拥堵,一二线城市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给居民出行造成了困扰。![]()
但限购对交通压力的缓解并非一劳永逸,类似广州、贵阳开四停四,限购未彻底限行的结果就是促使消费者去周边城市上牌,然后再开回工作的城市使用,限购仅通过控制车辆保有量以控制出行量,并非是缓解交通压力的“最优解”。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除了限购,各大城市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进行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调配,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类似人均密度和保有量均大的日本东京,通过鼓励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举措解决出行问题,避免过度依赖限行限购。此外,限行可以刺激消费者多买车,但限购是限定了市场规模。
![]()
“北广上”谁会成为下一个不用摇号的城市?
“对于北京、上海等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此前积压了很多购车需求,不可能全部放开。” 这是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贵阳取消限购的回复。
![]()
北京的个人申请数已达到了331.7万个,深圳8月参加摇号个人普通小汽车有效编码也已经突破128万个。限购之后积累的庞大的申请指标数,一旦放宽将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的出行压力。
![]()
而类似杭州、石家庄等相对来说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城市,放宽政策的余地较大,目前石家庄、杭州保有量比非限购城市重庆、成都、苏州等城市都小。
汽车限购影响较大的实际上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很多首次购车,资金有限的消费者,自然不会花三四万块钱去竞拍车牌,所以放开限购很大程度促进中低端车市的消费,这区间受益者是大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而类似“北广上”等一线城市,即便不能取消汽车摇号,也会相应的放宽限购政策,比如广州增加节能车指标,8月个人节能车中签率达到了8成,总而言之,在市场不景气之下,各地接下来或会陆续推出相应的政策以刺激消费,对疲萎的车市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