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期间,1942年中国向缅甸派遣了中国远征军协助盟军对日作战,但是由于兵败部分兵力进入印度。在这里,他们接受了全套的美式训练和装备,改编成了驻印军,并开始组建装甲部队。
![]()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的装甲部队(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在印度兰姆伽成立,由6个混合坦克营组成,共有250名美国军人和1800名中国军人,装备由美国提供(通过租借法)。6个营中第一营和第二营是作战营(每个营有100名美国军人),而第三至第六营是训练营,训练营中美军人员比较少,他们是负责培训中国军人战术和技术的教官。
![]()
中国方面,1800名军人是从驻印军各部队精挑细选出的有文化素质较高人员。所有军官都经过了英语培训,可以和美军用英语交流。
![]()
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坦克营是参照美国陆军标准建立的,每个营有四个坦克连,每个连有17辆坦克。由于缅甸是是丛林,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作战,再加上日军的装甲部队以及反坦克能力比德军弱的多,因而在装备配备上和欧洲战场上的美国陆军有所不同,欧洲战场美国陆军一个坦克营由三个中型坦克连和一个轻型坦克连组成,而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一个坦克营由三个轻型坦克连和一个中型坦克连组成。
![]()
部队接收了美国提供的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和M4A1“谢尔曼”中型坦克,经过充分的培训和训练后形成战斗力。1943年12月第一坦克营被派往前线,1944年3月参加了第一场战斗,同年5月第二营也参加了战斗。同时,四个训练营被缩编成了三个训练营。
![]()
这支装甲部队在缅甸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并不断取得胜利,1945年6月从云南入境回到中国。
![]()
抗战结束后,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中的美国军人全部回国,装备移交给中方。驻印军装甲部队改编成了独立战车旅并参加了随后爆发的内战,这支部队最终被解放军消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