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人们才真正醒悟过来,当年吉利在向出行服务商转型方面的计划要比想象中更加激进、更加前瞻。
而在吉利和戴姆勒牵手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家中国最具开拓性的民营汽车企业,用绝佳的勇气和信心为未来出行布下一张看不见的“天罗地网”。
9月9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共同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领投全球城市空中出行领军者Volocopter C轮首轮融资,将吉利的移动出行大计伸展到天空。
布局空中出行,吉利先行一步
按照计划,吉利和戴姆勒在领投Volocopter后双方将各持有10%股份,并双双进入Volocopter董事会。很多人对Volocopter还很陌生,但在电动出行领域,它早已成功吸引大批关注者。
Volocopter是世界上第一架纯电动两座直升机,白色蛛网外观以及18个旋翼装置的造型显得颇为另类。
由于飞行性能更加稳定,安全系数更高,机上操纵杆和驾驶舱软件也容易操作,德国政府甚至专门针对该机划定一种新的飞机类目。
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公司,是全球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的先行者,旨在提供点对点到达的空中电动出行服务,有效提升出行效率,改善大城市交通体系。
目前,Volocopter已积累了丰富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技术。它的初代产品与2011年首次执行载人飞行,2017年其与迪拜道路运输管理局合作,实现双座无人空中出租车的成功试飞。2018年其原型机在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机场成功试飞,实现了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完美兼容。
今年10月,Volocopter还将在新加坡试飞VoloCity,及其配套起降基础设施(VoloPort)。目前,最新一代两座机型最高时速110公里,续航里程35公里,能够满足90%以上大型城市内的短途出行需求。
不久前,在其对屋顶“Volo-ports”网络的设想方案中,每小时有多达1000名乘客可以登机和下车,每天每个站可运载1万名乘客,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
Volocopter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新官Zosel说,他们的目标是让一架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时间在30秒以内,达到足够的客运能力,确保航班的价格低廉。
早在1935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亨利·福特大胆地发出“飞机和汽车结合的产物很快就会到来”的科学预言之后,人类要对汽车装上翅膀的实践一直都没停止过。
如果他的愿望实现的话,这项史无前例的空中出租车项目将成为改变城市出行的重要举措而载入史册,而吉利也将在今后的空中出行领域占领先机。
空中出行市场是噱头还是刚需?
关于空中出行的构想,目前大多处于理论阶段,要想达到真正的实施还需要较长时间。
即便是Volocopter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新官Zosel也承认,在一个完整的、全市范围的系统能够到位之前,还需要10年时间的准备。
但这不妨碍吉利和戴姆勒对其未来空中出行前景的一致看好。按照计划,本轮融资后,Volocopter融资总额将达8500万欧元,这将帮助Volocopter旗下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助推商业化进程。
接下来,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吉利将负责Volocopter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吉利为何要花巨资在一项尚未有明显市场效益的项目上并推动其尽快落地呢?这主要基于吉利对未来出行前景的预期。
如今,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移动,城市有限的物理空间正在不断膨胀。
比如,日本城市化率高达92%,巴西为85%,韩国为84%,墨西哥为79%。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75%。这意味着未来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将有2.5亿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同步地,将有30%-50%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这部分人口可能高达1.5亿人。
未来十年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移民时期。到2030年,全球60%以上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如此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在城市中开展空中出行,将是应对城市化挑战的一个最佳方案。
Volocopter认为,由于许多地区的地面基础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实在艰难地跟上城市的增长。因此应对城市化挑战的一个办法是飞上天空,在城市环境中开展空中旅行,作为替代地面交通的可行选择。尤其是市中心的空中出租车任务代表了最高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商业开发潜力。
德勤发布的《移动出行之未来飞行汽车》报告中预测,2040年,仅美国的“空中出租车”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70亿美元。
所以,空中出行市场不是一张看不见的蓝图,而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虽然目前离商用还有段距离,但显然谁占领了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
而吉利早在2017年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制造商太力Terrafugia,其第一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去年底已经开始接受订单。此外,除了吉利和戴姆勒共同投资的Volocopter电动直升机公司外,奥迪与空中客车共同研发的概念飞行汽车Pop.Up此前也在日内瓦车展亮相,丰田也早已在着手研究全自动的飞行汽车,就连阿斯顿马丁也发布了自家的飞行汽车Volante Vision Concept,并打算在2020年量产。而Uber也计划2020测试Uber Air出租车,并计划在3年后展开商业化。
由此可见,由飞行汽车构建的未来空中商旅、空中出租服务大战已经悄然开启,而吉利已经开始全面布局。
吉利出行三板斧
在移动出行及电动出行领域,吉利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这些年动作频频,且每次都出手不凡。
如今,通过战略投资曹操出行、与戴姆勒组建高端出行公司以及投资Volocopter,吉利控股正加速向移动出行服务商全面转型,并且布局愈加纵深,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其中,目前发展最为顺畅的当属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其旗下涵括了互联网专车、出租车、顺风车、绿色公务、曹操帮忙、曹操彩选、曹操碳银行、曹操包车游、曹操走呗等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业务。
该版块自2015年底首次公测开始至2019年8月21日,运营城市已达41个,运营车辆4.2万辆,注册用户数为2920万,其中日活跃用户达110万。
在高端出行领域,吉利和戴姆勒在2018年10月宣布在华组建合资公司,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高端出行公司,双方各持股50%,采用的高端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初期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未来也将使用吉利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动车型。
2019年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又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如今,双方又联合领投参与Volocopter C轮首轮融资,再次开启城市空中出行领域,打造建立体智慧出行生态系统。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吉利和戴姆勒成功牵手三个出行项目,在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道路上打造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版图。
近年来,吉利在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等前沿技术方面发力,构建智慧立体化出行生态。布局曹操出行,戴姆勒出行服务组建合资公司,与中国铁路投资、腾讯成立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球融合出行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可以说,在出行企业中,吉利最懂智能网联;在科技企业中,吉利最懂出行。
如今,吉利继续深化实施产品平台战略、“安全第一”战略、能源多元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开发战略,发布了技术品牌“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将汽车安全、健康生态、新能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列为核心技术战略的发展领域。
如今,吉利控股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德国法兰克福、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建有五大造型设计和五大工程研发中心,拥有大量发明创新专利。
接下来,吉利控股集团将不断在产品协同研发上加大投入。在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激光通讯、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方面继续提升能力,最终实现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
早在1935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亨利·福特大胆地发出“飞机和汽车结合的产物很快就会到来”的科学预言之后,人类要对汽车装上翅膀的实践一直都没停止过。
9年前,吉利从福特手中拿下沃尔沃,从此开始其全球汽车产销市场版图的扩张。2年前,吉利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全部业务和资产,杀入飞行汽车领域。1年半前,吉利斥巨资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后加速布局高端出行市场。如今,吉利又和戴姆勒联合领投Volocopter构架空中出行蓝图。
历史兜兜转转,充满巧合又令人无限想象。如今,越来越多车企加速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吉利在这场升级大战中步步领先,未来如何尽在期待,但探索之心则更加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