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方向是否正确,二是在这个方向上执行力和推进速度够不够快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Jane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则报道,将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推至风口浪尖。
据路透社2019年9月5日报道,福特汽车副总裁、福特汽车(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已取消在中国创建一家统一的全国性销售公司的计划。该计划加剧了福特汽车在华合资伙伴对该公司的不信任,并导致其在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
福特汽车中国随即发布声明称,“部分媒体对于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的报道存在不实信息。福特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的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NDSD机构从2018年7月1日开始运行,当时它取代长安福特销售分公司,作为独立业务部门直接向长安福特董事会汇报。福特汽车赋予它的使命是整合营销体系——长安福特、江铃福特、福特进口销售和服务渠道,升级服务体验,以形成一个福特。
2019年4月8日,杨嵩被任命为NDSD总裁,直接向陈安宁汇报。杨嵩藉此开启另一段汽车职业生涯。
事后我们会看到,他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步,先从经销商推杆着手;第二步,抓一线销售经销和区域经销;第三步,抓市场和公关;第四步,抓产品。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选择福特汽车?如何让NDSD重回轨道?2019年8月中旬,杨嵩接受帮宁工作室独家访谈。
以下为部分访谈节录。
01.
“福特能三次和我结缘
我就应该来福特”
GBN:上次采访您是在2018年4月,这一年来您的变化很大。您怎么看这些变化?
杨嵩:确实感觉每天时间浓度很高,虽然说“三个月像三年“有点夸张,但可以说“三个月像一年”,每天事情都很多。
外界都在说,杨嵩开始了第三段汽车生涯。这次会有何不同?
严格讲应该是第二段,在日产工作是我的第一段汽车生涯,以前我在保洁快销品公司工作。在宝沃汽车和福特汽车工作经历有很多相似,都是在这两个公司处于艰难阶段时加入。当然,宝沃汽车的工作主要是完成资本重组,这与在福特汽车有着本质区别。福特汽车显然不是为资本重组让我加盟,而是真心希望能把各方面企业做上去,包括销量和品牌等。
这与在东风日产时也不同,我加入东风日产是2005年,当时东风日产还处于发展初期,9年来我伴随东风日产一起成长。长安福特2016年销量达到100万辆高峰。我在销量回落时加入福特汽车,这与我陪东风日产“从低往上走”的感觉不一样。
有一句话叫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但我觉得不幸福的家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有很多共性问题,比如员工,比如经销商的士气都相对较弱。
另外,很多内部矛盾容易激化出来。生意好时,矛盾不那么容易激化;反之,股东之间、上下级之间、主机厂和经销商、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银行、金融公司之间的矛盾都会变得很尖锐。
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当一个企业处于下降通道时,到底有哪些共性问题?如果能研究透这个课题,对所有同类型企业都有借鉴意义。
您做过研究吗?
我正在做。每到一个新企业,我都把面临的挑战当作一个案例,一道数学题来解。
进入下降通道,尤其是时间较长的企业,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已经进入恶性循环。刚进入下降通道的企业还不会引起恶性循环,但福特就已经处于这种状态。因为销量下跌,士气受挫,员工和经销商工作投入度降低,就会导致更严重的销量下跌,从而进一步挫伤士气,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最核心的课题就是,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现在已有不少汽车企业进入恶性循环,未来还会有更多。就像一辆火车在快速下滑过程中,怎么才能让它稳住,并且重新往上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个课题值得研究。
是的。很多企业都面临这样的课题,即使是现在过得相对较好的企业,未来不排除也会进入这样的循环。2016年前,相信不会有人想到长安福特会进入这样的轨道。身处顺境时,企业往往会高估现状和对未来的预期。
反过来,身处逆境时,又会过于低估自己,把困难想得比天大,这也是为什么进入恶性循环后很难自拔的原因。以长安福特为例,2013年到2015年应该是黄金时期,很多工厂产能和4S店也都是那时候建成或者决定要去建。现在进入下降轨道甚至进入恶性循环时,大家又会极其悲观,对未来特别没信心。
当然,我不是说长安福特绝望,而是讨论这种共性存在。核心课题就是如何让一个陷入恶性循环的企业,快速走出恶性循环轨道。这种企业比一般企业更紧迫,因为每过一个月,下滑的深度和速度会更快。每抢回一个月,都会对扭转局面有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感觉三个月像一年,因为我们真的是在和时间赛跑。
我知道当时您面临着好几个选择,但为什么是福特?福特凭怎么打动了您?
职业生涯发展有很多偶然性。我大学是在上海学经济学,毕业后本想去证券公司工作。1990年代初,上海证交所刚成立,金融和证券非常热。但因为一个偶然机会,我去了宝洁做销售,这样一直走到现在。
为什么来福特?坦率讲,只能说是机缘巧合,这是福特第三次找我。福特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我读过亨利·福特的自传《我的人生与工作》。他确实做了很多让人肃然起敬的事情,比如创造社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倡导八小时工作制;把工人工资翻倍等。福特后来还做了很多值得尊敬的事情。
看一个企业不能只看现在或者这一两年,要拉长100年来看。这100年来,就对汽车工业和工业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而言,全球可以与福特比肩的企业寥寥无几。
你可以去看看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博物馆,相信你看过很多汽车品牌博物馆,但会发现亨利∙福特博物馆和别的博物馆有两个最大不同之处:一是,它有很多竞争品牌汽车,这种格局和胸怀很少有汽车品牌能做到。
二是,它的格局不只是汽车,它讲述的是100多年来美国工业文明进化史,以及美国人生活方式进化史。比如,里面有火车、飞机、爱迪生博物馆、电力学、美国家具和音乐等等。
你别忘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宝洁,这也是一个美国企业,所以我对美国公司文化比较认同。福特第三次找我,我和(陈)安宁总吃了顿饭,聊得挺好,我想事不过三,如果福特能三次和我结缘,我就应该来福特。
02.
“只要方向正确,足够勤奋
无论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
杨嵩:还没到时机,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福特真是跌到了低谷,接下来它上升的概率远比继续下降的概率大,就像股票一样。
这是您从数学算法中得出的结论,还是市场调查的结果?
不能说做过结算,但肯定进行过分析。每一支股票,每一个企业,都有上升或者下降的可能性,你要看是上升的可能性大,还是下降的可能性大。根据我的判断,福特在中国上升的可能性大于继续下滑的可能性,这是我选择来福特的原因之一。
我听说您和李宏鹏见过一面,作为NDSD最早的实践者,他对您有何建议?
上任后我和他见过面,我们的家都在北京,聊得较多,迅速成为好朋友,也交流过对NDSD、对长安福特、对福特中国的一些想法。那时候因为有很多掣肘,他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
所谓祸福相依,如果福特不走到低谷,双方股东也不会像今天这么团结,也不会给NDSD这么大的授权。为什么这两个月我们可以迅速做很多事情?团队足够勤奋只是必要条件,还因为有足够授权,否则依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这得感谢(陈)安宁总。2018年11月他加入后,对与福特全球以及其他合资伙伴的沟通起到关键作用。正因为这样,才有我加入福特,以及给NDSD如此大的授权。这个授权不仅来自于福特中国,还来自于长安集团和江铃集团。
他对您有些什么建议?当时的NDSD的现在有何不同?
当时最难受的就是授权不充分,大量时间用在各种协调上,导致NDSD行动极其缓慢,还要对很多人的意见做平衡。
有声音表示,您和安宁总组合也救不了福特汽车,对这些评论您怎么看?
第一,我不会太在意外界的评论。比我牛100倍的人,都有人说他好或者不好,马云够牛吧,还是有很多人说他不好。
第二,没有做出结果证明自己之前,人家存有疑问也很正常。新领导班子是否一定能把福特做起来?至少到今天这还是一个问号。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号会越来越清晰。
有怀疑可以理解。就像我说的,当陷入恶性循环时,所有的人,包括旁观者,都会对你更加悲观。旁观者就像盲人摸象,只知其一,而且道听途说较多,关键我们要做好该做的事情。
从哲学观来讲,要有一种心态,尽人事听天命。不是每个人想干成什么事情,或者你能力够强够勤奋,就一定可以干成。要把一件事做成,尤其要把这么大的企业真正扭转,除个人天赋、专业能力和勤奋外,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一些运气。我觉得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足够勤奋,无论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并且问心无愧。
即使是最坏的结果,您也能坦然接受?
是的,这是哲学观问题。难道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成?何况我还不是处于比尔·福特的位置。就算你是全球一把手,也不见得想干什么就可以干成什么。
比如当年的日产汽车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他可以调动雷诺-日产联盟全球任何资源,本身又是极其强势的领导者,就算这样,雷诺-日产联盟也有很多他想做成但没有做成的事情。
举个例子,日产电动车聆风当时中国目标是一年卖5万辆,不就没实现吗?但我不认为戈恩有什么错,他已经是极其强势的领导人,而且方向正确。但中国市场能卖多少电动车,不仅取决于戈恩或者雷诺-日产做什么,与中国宏观环境、政府政策、老百姓消费行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以及电池技术进步等都密切相关。
套用数学理论,任何一个结果就是个函数,由很多变量决定。有些内部变量可以控制,还有很多不能控制的外部变量。如果这样想问题,就会豁然很多。
同样跨越百万辆销量,为什么福特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而东风日产却用4年时间突破,然后稳定向前推进?这两家企业的性质有何不同?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两家企业,在2012年后几年,在销量、市场地位、所处价格段、品牌线方面都比较类似,至少具有可比性。
长安福特当初强,是因为产品力强。但为什么走到今天?有两个原因,一是太着急,二是价值观问题。
从福特全球看,当时只顾当月利润。东风日产也着急,但没急到这份上,没有只看那一个月的利润,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可以平衡上面母公司在利润方面施加的部分压力。但实话实说,过去福特体系没有这样的压力。甚至上面说往左拨一度,它可能更夸张地拨十度,这也是问题所在。
作为母公司董事会或者领导层,永远都希望你去追求更高利润和更高销量,这也很正常。日产系企业可能会好一些,其他企业都一样。关键在于一线指挥官如何做平衡?能不能说真话?是否敢和母公司说真话?有时不能为一个月,为一个季度的压力,或者为个人KPI,牺牲多年业绩。忍不住一时,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现在情况改变了吗?
我觉得改变了不少。之前每周都在追销量,要求必须有动作,需要不断出政策,最后只能把经销商体系搞得一塌涂地。
03.
“我们解决问题的逻辑
没有太大偏差”
GBN:之前福特要销量与利润并重,现在对你们的要求会放松一些?
杨嵩:福特对我们要求依然是销量和利润并重,并没有放松。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不是说不需要销量和利润,每个企业都需要,但要找到当务之急是什么?宏观意义上,销量和利润是永恒的目标,但具体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应该做什么?轻重缓急不见得相同。
你知道这几个月我们怎么做事情?我经常讲,做营销就像打高尔夫球,产品最重要,相当于一号木,一杆可以打200多码。市场和公关相当于铁杆,可以打很远。销售部相当于切杆切到果岭上,经销商相当于推杆,最多能打几十码。
解决问题要反着来,先从推杆着手。前面不解决,后面再怎么努力都没用。越往后,像一号木这种产品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急也急不来。
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是,先从经销商推杆开始做,如何让经销商快速从恐慌,从对我们严重不信任这个恶性循环中快速解脱出来。第二步,抓一线销售经理和区域经理。第三步,抓市场和公关。第四步,抓产品。
如果要说这3个月做对了一点点事情,那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逻辑,轻重缓急安排得还可以,没有太大偏差。回到最初讨论的话题,如何摆脱这个恶性循环?到底应该抓什么?无数事情都十万火急。我们先从推杆抓起,你现在去采访长安福特任何一个经销商会发现,85%以上经销商团队的士气和信心应该是近18个月以来的最好状态,我认为这是无价之宝。
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要再谈什么销量和利润。有了从恶性循环里走出来的经销商体系,这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未来争取销量和利润的基石。二是一线销售经理,他们的士气、状态、能力,应该也是近两年来最好。
三是市场和公关,我们正在做大改变。我相信,市场和公关的合作关系以及状态,也是近年来最好状态。但市场和公关业务更繁杂,要有根本性提升还需要时间,但趋势肯定是正向的。
这三个月之所以这么忙,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一天都很宝贵,这一天是往上升一些,还是往下滑一些,会造成两倍距离差。二是按照高尔夫球原理,事有轻重缓急,从推杆开始,再做切杆和铁杆。
(陈)安宁总是产品专家,接下来我会配合他针对中国消费者,做产品力方面的改善。从8月16日上市的三款新车可以看到,福特中国现阶段投入以及未来产品迹象,这说明我们在一号木上也有所提升。
恢复经销商信心肯定是当务之急,具体您怎么做的?
信任和信心非常重要。案例有很多,以前经销商对我们颇有微词,因为经常把一些不好卖的车直接压给他们,这是多年来形成的陋习。我上任后定了个规矩,销售部绝对不能再干这样的事,这种事投入产出比并不划算,而且给经销商的观感很差。
我给经销商三个承诺。第一,保证不会再有压货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确实没有再压过一台车,这就是取信于人。
第二,政策调整更合理化。举个例子,我们有个F120视频会,每周一早上9点到11点,大概90分钟到120分钟,总结上一周红黑榜;检核客户接触点和经销商最佳实践。这个例会是建立信任感的标志,今年5月第一周推出,以周为单位做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分析处理Act)。
工作量非常大,刚开始经销商将信将疑。但从5月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几十期,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认真。潜移默化之间,也是经销商对我们建立信心和信任的过程。从最初的怀疑,认为肯定玩不下去,到后来发现我们不但坚持,而且每期都比原来做得更好,经销商感觉到我们团队说话算数。
第三,提高决策效率。过去经销商反馈后往往石沉大海,效率极慢,以前决策是以月为单位,流程太长。现在决策是以天为单位,24小时到48小时就可以出来。经销商感到决策效率极高。
总结而言,首先要信守承诺,承诺的每件事绝对做到,让经销商感到我们的善意。其次是决策效率提升,和经销商的沟通比原来畅通频繁。做到这些,经销商的信心和信任感自然就会提升。
既然不压库,那些不好卖的车怎么办?
第一,对过去积压的长期库存,采用市场化手段,由经销商竞标拍卖出去。第二,尽可能避免产生新的长期库存。目前缩减了2/3的库存规格,只保留1/3库存规格,同时提高预测精度。
04.
“我做的每件事
都坚决杜绝摒弃短期行为”
GBN:具体工作中,您和曹振宇(NDSD执行副总裁)如何分工与配合?
杨嵩:我们合作得非常好。原则有两点:第一,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错误答案各不相同。如果都讲道理,90%的时候可以达成共识。第二,互相尊重。互相为对方着想。
您是否会无意识地将以前日产经验和福特相融合?
不会,其实日产和福特有很大区别。第一,日产全球控制较弱,福特全球控制较强。大家都讲东风日产怎样,其实东风日产很多风格并不是日产风格。北美日产、欧洲日产、日本日产和中国日产,其实不是一个风格。日产全球没有特别强的控制力,它允许每个国家每个市场有自主风格。简单讲日产汽车并没有所谓的风格,其实就是团队的风格。
第二,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有共性也有很多个性。福特和日产也有很大不同,如果我现在的认识水平,还和日产时一样,这么多年不就白活了吗?日产团队战斗力确实很强,但如果回看过去,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比原来更好,这说明我们也在成长。
NDSD未来如何整合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众泰福特三家合资企业的业务?
我们最初希望能把福特中国各板块的销售渠道整合在一起。把江铃领界整合进入NDSD销售网络是第一步,后续还在探索中。这个过程其实很复杂,涉及到投资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难点不在战术层面,不在NDSD能否做好,而在于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就利益分配问题达成一致。
从长远看,整合会是目标吗?
这应该问安宁总以及各合资企业领导,我无法回答。做或者不做,不由我决定,要由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就利益分配问题达成一致。
从这两个月NDSD业绩来看,是否达到您的期望值?
达到了预期。虽然7月零售额有下滑,和往年相比,今年7月最大区别在于国5和国6的切换,所以才有6月销量暴涨。正常情况下,6月销量不太可能同比暴涨40%。
无论零售还是批发,一般7月都比较淡,但我们批发量创造了今年最高纪录,这就是不压库的成效。如果经销商对未来没有信心,对团队没有信任感,就不会提那么多车回去,不会主动增加库存。
渠道整合过程中退网情况如何?
当然有(退网)。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原来网络是按照100万辆构建,现有销量本身就意味着有些专营店的盈利状况很差,有主动退网者,也有劝退者,因为有些地方网络太过密集。这些网络大部分建于2013年到2015年期间,当时长安福特是中国车市的一匹黑马的。
二是,我们在不断优化经销商网络。这不是坏事,借此机会对网络做些梳理和优化。
今年对您的KPI考核是什么?
销量和利润。任何企业对我这个职位的KPI要求都是销量和利润。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对您压力大吗?
也要完成最基本的销量和利润目标。老板给的目标,永远都具有挑战性,不可能给你一个躺着睡觉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还是那句话,只要我认为方向正确,而且我已经尽了最快速度往前推进,最终结果会受到很多变量的综合影响。
您向来以精准快而著称,要想短期内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会不会以牺牲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为代价?
恰恰相反,我到任后没有任何短期行为,我做的每件事都坚决杜绝摒弃短期行为,这是我这几年来非常大的进步。我们做过仔细分析,长安福特走到今天,就是因为过于追求短期利益,饮鸩止渴。所以,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在打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提高每个月的销量和利润。
有没有想到如果达不成怎么办?
越是把所有基础能力提升,销量和利润就会越来越好。我主要判断两件事,一是方向是否正确,二是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执行力和推进速度够不够快。确保做好这两件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这方面您有过教训吗?
有。每个人都希望明天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怎么可能?所以,我一直认为要沉住气,要接地气,最后才能争口气。沉住气是第一位,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人,当陷入下降轨道进入恶性循环时,很容易沉不住气,很容易动作变形,甚至很容易恐慌。这种情况下,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这和打高尔夫球一样的道理。我喜欢打高尔夫,把它视同于练毛笔字,不仅是体育锻炼,也是不断磨炼心态的过程。只要有一点点心浮气躁,就一定打不好。越用力,越打不远;越轻松,打得越远,这和人的本能直觉相反。做工作也一样。每天愁眉苦脸压力大,工作越做不好。相反,如果心态轻松,手头抓紧,工作反而会越做越好。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