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3年,WEY的出现颠覆了中国汽车品牌只能存活于15万元以下的各种假设,但它仍然需要“逆转人生”。
作 者 | 尚 武
编 辑 | 甄 瑶
“用拨片,快!全油,加速!回方向,加速!加速!。”在专业赛车教练的激情指导下,我这个业余赛车手最终用时1’00’’02,完成了一次驾驶轿跑SUV的赛道刷圈,位列小组第一。
![]()
驾驶着VV7 GT返回维修区的路上,不禁让笔者回忆着WEY品牌这一路走来……
在长城汽车“最好的时候”,魏建军用自己的姓氏改变了长城汽车,顺势而为。不到3年,WEY与LYNK&CO的相继出现、立足,更颠覆了中国汽车品牌只能存活于15万元以下的各种假设,但它们仍然需要“逆转人生”。度过了品牌最初产生的新鲜期,也推出了VV5、P8、VV6来覆盖各细分市场和新能源领域,但WEY品牌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
![]()
外资品牌不断加码SUV战略,“疯狂”推出新车型;整体SUV细分市场热度减退;价格战对品牌构成潜在威胁;旗下产品之间“冲突”日益明显……
与此同时,在消耗了“哈弗+”的用户后,WEY品牌真正要定位的用户是谁?目标群体需要怎样营销模式触达?他们如何才能接受一个新诞生品牌,引起共鸣?为何雷克萨斯能够从价格20多万,卖到100多万?……问题接踵而至。8月30日,南京南,距离市区50公里一条赛道上,笔者试着从2020款VV7&VV7 GT上寻找答案。
![]()
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四年一换代。这是汽车产品上市后的正常更新周期。可是,IT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思维已渗透各行业,汽车产业加速迭代也在所难免。
因此,当长城汽车将其最新科技配置,全部武装于彼时偏中庸的新车型VV6的时候,说实话笔者是持有保留意见的。为什么?理由很简单,通常最新的技术和配置,都会搭载于一个品牌的旗舰车型上,然后在向下覆盖。所以,VV7吃了亏。当然,对于每个企业产品战略规划,管理层一定有着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
对VV7来说,从上市至今已走过近30个月,也终于迎来第一次大改,而且这次还直接带来了一个家族——VV7常规版和VV7 GT版本,并且每一版本下都有燃油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PHEV),这样的改动不能说不大,同样从整车调教上,WEY也越来越成熟。
笔者一直认为,在汽车技术领域,就像练横硬的功夫,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磨砺与积淀,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驾驶VV7 GT过程中,笔者有不小的触动。因为此前有些人认为WEY品牌就是比哈弗材质用工好,设计造型更上档次,仅此而已,其他方面差异化并不明显。
![]()
可驾驶过VV7 GT,车辆调教和操控感却给人惊喜。由于后纵臂轻量化铝材质,实现减重40%,降低簧下质量,还带来较好的操控性;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对车辆前后螺旋簧刚度、前后稳定杆尺寸、悬架衬套性能等不同参数调整,以及对底盘优化调教,配合轿跑式造型设计和“弹射起步”模式,仿佛真能给人一种在赛道开赛车的错觉。按照WEY品牌计划,常规版车型定位是实干精英,年龄可能在28~45岁左右,GT车型目标群则锁定格调和活力的新潮一族,即90后、00后群体。
也因此,融合巴博斯RS7设计的VV7家族在智能科技、豪华感上,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云端语音识别功能、AI智能面部识别、仪表地图交互显示、全自动智能泊车系统等新智能科技配置,让驾驶者在面对VV7这个大块头时,感觉愈发聪明有趣。尤其在道路上,一些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紧急车道保持(ELK)、后碰撞预警(RCW)、倒车侧向制动系统(RCTB)、全速ACC自适应巡航等,让驾驶更安全、轻松。
![]()
12.3寸全彩数字虚拟组合仪表,以及相同尺寸触控显示屏,配合NVH静音系统(含主动降噪)、Nappa真皮座椅、哈曼定制音响系统等对标豪华品牌的配置,则给驾乘人员营造出高级感。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WEY品牌,其实最好说话的终究还是产品。产品是船,营销是帆。WEY品牌从VV7起,也以VV7为荣,同样在遭遇挑战时,有了大提升的VV7家族,也需要担起重任,再次率领品牌突围。当前WEY品牌要做的,不仅是降价求量“要生存”,因为下面有哈弗品牌,相反,笔者认为,WEY品牌要坚定地贯彻自己轻奢豪华SUV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定位,同时寻找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圈层,逆转人生。
![]()
毕竟,WEY品牌要打破合资公司和外资品牌的价格垄断,而不是回到中国品牌竞争的红海,不是吗?
![]()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