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是国策大事,人人有责,这几年的环保治理对每个人都有影响,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企央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冲击。
这几年,为了加强环保和规范汽修经营,各地政府纷纷重拳打击汽修市场的违规行为,环保局出动大批人员查处违规修理市场。
环境保护下的维修业
汽车维修行业,也不例外,成为这场运动的牺牲者。从事车辆维修的大都是社会底层百姓,人轻言微,大型企业啃不动,执法部门只能瞄准力量弱小的小微企业,对个体修车行业,砸出重拳!
包括汽车维修,喷漆,废机油,废轮胎……都成为被整治的对象。
汽车维修行业的场地和周围环境相信每个卡友都在熟悉不过了,如果每个修理厂都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恐怕很难做到,特别是小型的个体修理厂,不能和财大气粗的售后服务站相提并论。
无论是省道,国道还是城市环城路,汽车维修店都相对集中,为的是更好的采购配件,也为卡友维修车辆提供了方便。
也正由于维修店的集中,车辆乱停乱放;地上油污横流;废旧材料乱丢……让这一带的脏乱差成了典型,这就难免成为环保督查的关注对象,所以许多修理厂因环检而被停业整顿。
“保持场地清洁,汽车拆卸维修时,应做到油、水不落地,拆下的零件应放置在零件盆中,废油接入油盆中,拆修完毕后,立即清扫场地”。这是环保要求的其中一条,仅此一条,就难坏了多少个体老板。
我也是20多年的修理工,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不敢说一刀切,至少也得十之八九关门停业,如果全国一盘棋的话,估计整个维修市场都得瘫痪。
人心不定的维修工
其实很多环保工作人员,并是很不清楚汽车修理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环境标准,才符合环保要求,要求整改的情况下也没有明确指导方案。
误导修理工今天整场地,明天添设备,后天统一着装,折腾来折腾去,修理工花费了精力财力,到头来还是不合格。
也许今天看到这个修理厂比以前规范,整洁了,就允许你营业,但两个月后,这个地区的环保工作又达不到省,部级验收,那么新一轮的环保又要重新制定标准。
甚至新购买的设备都又不合格,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汽车喷漆设备上,这种朝令夕改的工作作风也让修理工苦不堪言。
笔者现在做汽车配件,经常穿梭于各汽车维修店和修理工打交道。就说说我身边的修理工,几个规模较大的维修店,各种手续齐全,既有营业执照,又有维修资质,面对环保,安检隔三差五的巡查,天天提心吊胆的和他们捉迷藏。
无奈只能外出服务工地修,关起门来院内修,东躲西藏偷偷修,随时随地半道修,但这样工作效率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经济收入赶不上国家的GDP,车老板还怨声载道说活干的不称心。
面对环保部门的重压,修理工的饭碗被砸的情况下,走向极端,对抗环保执法的也时有发生。
有时并不是环保稽查不通情理,而是在当今这个环保大趋势下,工作人员也是无奈之举!
无处安身的维修店
有这样一则报道:近日,环保督查联合交通,城管等部门对西环路旁的十多家货车修理厂进行了查处整顿。
这十多家修理厂不仅给道路两侧及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大货车、工程车随意停放也给路面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带来重大安全隐患,由执法人员对修理厂的经营工具进行了暂扣并下发相关处罚文书立案查处.....
不少修了好多年的师傅不明白,修了一辈子车,却不知道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违法事,不但要查扣全部家当,甚至还要拘留修理店老板。看着被查封的门店,强行扣押的设备,一脸迷茫,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面临倒闭,却回天无力,不知道路在何方?
很多人可能都熟悉维修业的流动补胎,却很少见到流动修车的。也是在环保浪潮下,流动修车也应运而生,买上一辆车况尚好,但排放不达标的大货车,稍加改装,继续维持营生。
其不知这种车辆也是不能上路的,好在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尚有周旋的余地。
小邦说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对环保整治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放松,清洁有序的环境也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条件。
所以业界的朋友要未雨绸缪,办理补齐各类经营许可证,遇到执法人员即不要情绪激动,更不能恶意对抗,要进行有礼有节的应对,否则受伤的是我们弱势群体。
企业财报:掉队的三角轮胎
热点新闻:刹车性能令人惊喜,全面深度测试千里马GA5 | 冰雪场地,冬季胎PK夏季胎,德国马牌NC6用实践说出立场 | Costco开业被挤爆,便宜到无法想象?中国轮胎店老板笑了 | 一死一伤,只因车主低价买了4条轮胎 | 黄河以北轮胎厂限产停产?2019年最严环保来袭!
《轮语》嘉宾:中策橡胶副总经理葛国荣 | 英国Tyres & Accessories主编Chris | 尼日利亚政府代表兼国际汽车设计与发展委员会总监阿利尤 | 金宇轮胎集团副总经理、销售中心总经理刘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