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相当迅猛。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趋普及,也不断有各种相关负面消息被曝出,比如说今年上半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蔚来汽车自燃事件。事实上,从现今所得到的反馈数据来看,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发生率确实要比传统燃油车高不少;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问题直接引发,另一部分则是在充电过程中造成。关于动力电池问题直接引发汽车自燃,车快评早前的文章已有过介绍和分析,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充电桩问题引发的电动汽车自燃等事故。
购买使用过电动汽车的应该都知道,现市面上主要有交流电慢充及直流电快充两种充电桩。一般来说,要生产制造出一个质量合格的充电桩制造价格不菲,即便很普通也要耗费几千元的成本,而安全性能达标的快充直流桩成本要更高——达数万元。 而为了省钱、从中攫取利润,一些相关生产商则不顾产品的安全新能源是否合格,悍然偷工减料、制造并售卖低价的充电桩设备。对于充电桩这样的设备,偷工减料往往意味着安全性能低;加上运营商未能较好地尽到管理及维护公共充电桩的责任,导致不少充电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早前采集了多家充电桩生产商共十个批次充电桩产品,并于日前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数据,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在此10批次被抽检产品中,竟多达7个批次的充电桩产品没有达标!部分产品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安全隐患:
1、 大部分抽检充电桩产品存在输出电压过高问题,甚至要比我们家庭常用的交流电压还要高不少,如此一来,一般人在充电或是对其进行其它操作会有触电致伤或致死风险。
2、 部分充电桩产品的零部件在防锈性能等方面表现较差,通常公共充电桩所处环境复杂多变,防锈性能差会使其容易被腐蚀而致使导电,进而引发触电事故。
3、 充电枪电子锁及相关配件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充电枪头也带有电,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触电安全事故。
事实上,生产制造充电桩是一方面,安装、维护和管理是另一方面;后续安装、维护和管理不到位,也同样可能导致其存在安全隐患。从目前反馈回来的数据来看,不少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存在损坏、无法使用、金属材料不接地及发生故障没有警示等问题。而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像充电桩损坏、无法使用这样的明显问题可能容易发现;但金属材料不接地等则难以发现,这无疑增大了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
小结:截止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充电桩数目也多达百万之巨,而且还在高速增长着。 如果充电桩的安全使用不能得到保障,不仅会对电动汽车乃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而且还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痼疾;这是我们需要注意和警醒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