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柯
图|网络
作为曾经的商业神话,贾跃亭已经成为许多媒体揭不开锅时最佳的选题(包括本人)。炒作的,也始终离不开各种充满戏谑的调侃。
终于,在昨天,大家等来了关于贾跃亭不寻常的消息。
据证券日报报道,经过与投资人将近一个月的谈判,法拉第未来(简称FF)于上周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A轮股权融资。同时,贾跃亭将担任FF的全球CEO和首席产品官,这是FF成立至今的第一任CEO。
用比较贾跃亭的方式表述:梦想不息,未来终将抵达。
这个消息源可供考证的信源只有证券日报一家,并且是由一位FF的内部员工透露的。
根据那位FF内部员工的说法,在宣布融资成功的会议上,FF最高层管理委员会全数到场,就连乐视汽车的高管也出现在会议现场。这阵容,大概也只在去年4月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办的“乐视420大会”上有过。那是贾跃亭的高光时刻,而此次,显然是一场属于贾跃亭的“遵义会议”。
比如,在总结融资成功时,FF的融资负责人说:“恰恰是乐视过去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打动了投资人…..甚至将会对FF打造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和全球化互联网出行生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比如,贾跃亭在谈及过去FF经营路线的错误时说:“我曾经认为有了领先的战略和变革性的产品,只要找到一位业界大牛做CEO就能够带领FF走向成功,但事实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
So,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位意气风发的贾跃亭?
那位内部人士没有更具体地透露贾跃亭有没有在会议上哽咽,只不过贾跃亭依旧强调,“绝不能容忍FF变成一家平庸的公司。”
证券日报的记者向FF官方求证会议内容的真实性,但FF官方不置可否。所以,这到底是不是贾跃亭放的烟雾弹?没有人知道。
但结合FF那些虚虚实实的是非传闻,这则新闻透露的重点仍然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1. 贾跃亭力挽狂澜,拿下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钱已经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
2. 贾跃亭已经和FF这家企业深度捆绑在一起,成为贾跃亭个人梦想的延伸;
3. FF的理念是受资本认可的,FF具有长盛的生命力……
每一点,都怼到了让FF所困身的是非传闻之上。
11月,FF官方便已经发布公告手撕了自家的前首席财务官Stefan Krause。公告说,Krause在入职的3个月中,不仅没有给公司作出应有的贡献,还试图联合外来投资者向贾跃亭施压,让其放弃对法拉第未来的控制权。俗称谋朝篡位。
当然,消息人士说,这是投资人提的要求,跟Krause没有半毛钱关系。
创始人被排挤出自己的公司,听起来有些人性泯灭。但像贾跃亭这样,被不少人认为夺位合理的,确实罕有。而贾跃亭治下的FF在走向怎样的绝境?
据科技媒体TheVerge称,许多FF的员工已经绝望到拒绝上班。而4位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前高管在12月则称,在没有新资金注入的情况下,FF的自有资金只能给员工发放到今年年底的工资。
而FF官方的回应,似乎比白开水还苍白:我们不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跟你们有毛关系。
倘若这则来源证券日报的消息确切,那至少FF可以说是从死亡谷里爬了出来;同时,贾跃亭对FF的绝对掌控,也意味着贾跃亭的复盘依然具有可能性。然而可能吗?
贾跃亭凭什么融到10亿美元呢?
我们不妨复习一下重点:首先是贾跃亭的梦想(尽管演讲的感染力比罗永浩差远了);其次,是那辆百公里加速2.39秒,最大马力1050匹,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在2017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让人惊呼我勒个去的FF91 概念车;再者,是FF位于美国加州汉福德的“FF 91高端工厂”。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FF的设计副总裁已经于月初离职,再之前出走的,是CFO(首席财务官)以及CTO(首席技术官)。留在FF官网高管介绍栏上的,仅有3位。FF可以用“空有寺庙没有和尚”形容。
当一个人信用扑街以后,投资人一般都会将其视为投资毒药。所以,能愿意给贾跃亭投资的,得带多少肝胆相照的情谊在里头?
早前,关于这笔10亿美元投资最有模有样的传闻,声称资金是来自于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有媒体报道,贾跃亭已多次飞往香港与投资者商谈FF融资一事。
而这笔投资最主要的背书,是不知名的“人士”以及…..贾跃亭在微博上晒出的香港位置标记。FF这四年来累积的技术、资本,全然没有一个微博位置标记来的有说服力——外界对FF融资条件的认同可见一斑。
当然,李泽楷还是义正言辞地否认了。
抛开FF自身生存的紧迫性,这则融资消息的传播渗透着各种微妙。前有威马亮相旗下首款新车EX5,车和家发布首款低速电动车SEV;后有阿里投资小鹏汽车,蔚来上市首款量产SUV ES8。短短几个月,这些曾经受乐视汽车影响的造车新势力纷纷开始进入了让PPT落地的阶段。
正如车坛老法师颜光明老师所说,“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尾,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就着这片属于造车新势力的大好形势,FF本该是那些还没来得及上车的投资人少有的标的。
然而,现实总比剧情诡吊。
今年10月,“钛媒体”发布《爆料:贾跃亭在美国的“金蝉脱壳”计划》一文,声称贾跃亭正在实施FF的“申请破产和出售的计划”。而贾跃亭气不过,邀请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到工厂考察。这事儿迟迟未见落实。
但没想到的是,澎湃新闻竟然真派了记者私自前往FF位于美国加州汉福德的“FF 91高端工厂”考察,并且在融资消息传出的前一天刊登报道(12月17日)。
在实地采访中,只有一块FF的牌匾在提示着这是一个属于FF的生产工厂。没有施工设施,没有工人,没有管理人员,没有设备。看守的保安说,除了8月新工厂揭幕的时候,几百名FF的工作人员以及支持者前来大扫除以及在门口油刷FF的牌匾以外,大部分的人再没有来过。整个工厂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
按知情人的说法,是由于工厂上一任的租客还未撤场,导致FF的工厂建设无法展开。看起来,FF是被害的一方。但无论如何,距离FF早前声称的,要在2018年实现工厂的运作,这一目标的实现略有些缥缈。
作为曾经义愤填膺给贾跃亭写过平反文章的人,我眼看着贾跃亭的“下周回国”,从一句承诺,变成一片疑惑,再到如今的一个笑话。创业固然不易,但我被打脸确实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