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系中级车三强连续完成换代之后获得了不错的话题度,并且随着产品力的迭代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凯美瑞到雅阁再到天籁,三者之间的较量堪称无休无止的战争,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从细分配置的对标上都咬得死死。
对于当下的中级车而言,逐渐运动化、年轻化是市场共识,在蜕变过程中雅阁换装了1.5T发动机来迎合年轻消费者,凯美瑞拿出了看家本领油电混动,而第七代天籁则拿出了燃油发动机的终极定义——VC-TURBO。
![]()
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一再提及,市场永远离不开供需关系,在经济学上是亘古不变的定律。随着购车群体不断迭代,中级车产品正在向个性化、运动化逐渐转型,虽然主动迎合了市场,却也不得不丢掉一些该有的基本素质。
比如它是否仍旧符合国人心中由“官车”演化而来的形象,它在一位追求运动、个性、时尚、年轻以及乐趣的同时,还能否担当得起宜商宜家的本位定义?相信如果我们用狭隘的心态来罗列产品,不难举出外观夸张却毫无人性化可言的车型,也不难举出一味的强调运动化,却做出僵硬驾乘感的产品。
![]()
但纵观中级车细分市场,日产天籁是从出道至今,一直被冠以空间大、舒适性高等偏乘坐感官的褒义名号,从早期的VQ系列发动机开始,天籁便通过近乎完美的驾驶平顺性、沙发级别的乘坐舒适性成为德系对手的眼中钉。
时至今日,随着新晋购车群体中年轻人群比例的不断提高,供需格局的隐性层面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新一代天籁也通过全方位的迭代完成其运动化的同时,保留了中级车该有的那份惬意和舒适。近日,笔者就试驾了第七代天籁2.0T车型。
![]()
设计上,第七代天籁采用V-motion2.0设计语言,与前一代不同的是,在前脸的视觉立体化营造上更出色,兼具了低重心化的运动造型以及较高的品牌辨识度。与此同时,新车的外观在讲究年轻态的同时,依旧符合国人对于中级车姿态的审美标准——大气且不夸张。如果说V-motion在上一代天籁上是小试牛刀,那么V-motion2.0在第七代天籁上堪称大放异彩。
![]()
与此同时,天籁作为日系三杰之一,素有“买沙发送车”的坊间传言。毫无疑问,舒适性是天籁傍身的绝技,也是车主们口碑相传的重中之重。虽然第七代天籁注重对于年轻态的诠释,但丝毫没有忘记加持舒适性这一特质。
坐进车内,臀部自然下沉,零重力沙发可以确保长时间、各种驾驶状态下的舒适性和包裹性。当然,打造舒适感的要诀,不止于座椅的包裹感和承托力,车内环境的静谧性同样重要。在试驾中,车速在100公里以上,车内依然保持了非常好的静谧性。这要得益于第七代天籁对于噪音的各种细节处理,比如前档风玻璃和侧门窗都经过了高强度的双层隔音玻璃处理,同时车身多处采用了吸音材质,使其驾驶中的NVH表现异常出色。
![]()
最值得谈论的还是动力,第七代天籁搭载全球首款2.0L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亮点在于采用颠覆传统发动机的曲柄连杆结构,独创多连杆系统,实现压缩比由8:1(高性能)-14:1(高效能)之间的智能无级切换,峰值扭矩高达380N·m,最大功率185kW,并融合双燃烧循环、双燃油喷射、缸体熔射技术等8项技术于一身,兼顾了油耗、动力、NHV水准的三项平衡,百公里加速6.42s的同时能达到百公里油耗6.6L。
在直线加速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台发动机的反馈是真的快。特别是中段加速,动力后劲相当充足,在高速行驶中抑游刃有余。而在同心圆的试驾测试中,第七代天籁的悬挂支撑依然是出色的,指向清晰,可以说,第七代天籁是将车内乘坐的舒适性和底盘的运动性做了更好的兼顾。
![]()
作为向来以技术践行slogan的车企,第七代天籁在智能化方面亦具备独到功底,不仅能在语音识别方面对导航,娱乐等200多种车内场景实现自然的人车交互,这套同级领先的智能系统还提供了车载全时导航、车载WIFI热点、24小时娱乐等功能,进一步贴合了年轻一代的购车需求。
写在最后
凭借出色的动力数据,第七代天籁上市之初便成为了中级车领域中零百最速的车型,正面舒适、反手运动,正是第七代天籁立足于中级车红海中的不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