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网上最流行的一句话说“营销这块儿,被上汽集团拿捏的死死的”,而在前几天荣威RX5 MAX拉波音747的宣传文案被疯狂刷屏,看似是以强劲动力做卖点,实则偷换概念的操作不知考验了谁的智商?
当然,今日所要陈述的并非荣威,而是同为姊妹品牌的名爵。两者虽然在运营管理上互不干涉,但在营销手段上出奇的让人脑洞大开。
![]()
就以陈年旧事做参考,起初新兴品牌崛起让诸多海外镀金的车企狠狠赚了一波快钱(例如德国血统的宝沃、意大利血统的斯威等),而对于名爵来说也就名正言顺的继承了“英国血统”。即伴随上汽集团的全面收购,MG易主并正式更名为名爵。
且说,这种“伪精致”虽然让人看起来很美好,但是“皇帝的新衣”被揭穿后所换来的则是摒弃与耻笑。诸如现在的宝沃、斯威等基本已处于被淘汰的边缘,而名爵得益于上汽集团这座山的庇佑却依旧不知悔改。不难发现,诸多的文案宣传都会有“英国血统”的字眼,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考验人们的智商及底线。
![]()
其次,性能化似乎又成了名爵的突破点。以名爵6为例,视当红思域为主要竞争对手。不仅性能参数相差无几,最关键9.68-14.68万元的价格也向合资车看齐,属实有点膨胀。之后宣传6秒破百的手动高性能版,但时隔近1年的时间终究未能量产。紧接着推出5秒破百的混动版本,想必近18万的售价浇灭了不少人的希望。事后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又祭出XPOWER TCR版,4秒破百卖10万欧元谁敢要?
看似性能强大,卖点十足?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能开上的依旧是7.9秒破百的普通名爵6,徒有虚名而已!
![]()
当然,明面宣传不行就来暗的。前段时间,有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拍摄了一段“名爵6与高铁并驾齐驱”的视频,而按照高铁的正常行驶速度推理,新车时速近170km/h虽表现的相当强悍,但也严重威胁到了他人的安全。对此名爵表示事不关己,不过随即上市的名爵6“高铁版”总感觉是在说脸打脸。还有4S店12.98元买名爵的事件,起初众人还为店方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而点赞,后期却被曝光是拍段子、制造舆论的闹剧,完美的向消费者诠释了“上行下效”的含义。
曾有业内专家坦言:做创新营销值得鼓励,但长此以往的搞低俗噱头只会让效果越来越差。而一旦触及法律的红线只会反噬自身。
![]()
不得不承认,名爵是一个在宣传上寻求上进的品牌。只是有时候太过于追求形式主义,而忘了自身的产品本质。比如说名爵HS,无论外形、配置及动力都表现的十分出色,但就是可能过于完美(官方眼中)在宣传中并没有突出某一卖点,而是想以“荷尔蒙”来做到各方卖点雨露均沾。
正好印证“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老话,荷尔蒙不仅没有达到官方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众多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道有何卖点可言。甚至在对标自主高端WEY、领克等品牌时,有人质疑名爵HS哪来的资本?很显然,单纯的靠配置堆砌远远不够,除此之外还需要坚实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技术背景。
![]()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竞争对手“借刀杀人”还是自身的“反向操作”,一则“马自达抄袭名爵”的新闻也将其送上了热搜,其主要内容无非是马自达抄袭了拥有“荷尔蒙”的名爵HS外形。虽然这件事孰对孰错很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名爵是最大的尴尬者!
写在最后:
如今看来,名爵诸多自嗨式的营销已经搞得人心惶惶。产品力是否充实且不说,最起码的品牌认可已经开始下降。纵观历史销售数据,能撑起品牌大梁的也就只有名爵HS一款车型,这还是建立了大幅度优惠政策之上。久而久之,没有扎实的用户基础,即便再想品牌向上也无力回天!
![]()
![]()
汽车大爆料,掌握最新有趣的车资讯!
入驻平台包括
今日头条 | 腾讯企鹅 | 百家号 | 大鱼号
搜狐汽车 | 新浪汽车 | 凤凰汽车 | 网易汽车
汽车头条 | 抖音 | 汽车之家 | 微博| 易车网
商务合作、活动请联系微信:mk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