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雷
“售价50万的车,蔚来卖掉2万辆了,这在中国汽车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成立以来90多亿元花在研发上。”
“资格赛阶段,蔚来算是打平了”
“裁员是减脂而不是截肢。”
8月24日,刚经历过编制调整后,蔚来总裁秦力洪在北京与媒体座谈。上面四句话是秦力洪对蔚来过去几年的一个点评,也包括对这次裁员的定性。对于媒体来说,更重要的是进入淘汰赛阶段后,尤其是今明两年,蔚来的打法是什么。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
裁员、压缩开支、业务裂变、引入合作伙伴,蔚来最近的做法应该深得投资者喜爱。但蔚来并不是一家看投资者脸色的公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蔚来内部看来,现阶段的形势已经开始恶化,不再是蔚来第二发展阶段中的资格赛阶段,而是升级成了面临生存抉择的淘汰赛。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活下来,要赢这个淘汰赛,进入决赛圈,还要保持体力。”
为此,蔚来将营销与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突破性的产品体验,列为淘汰赛阶段的三个目标。在沟通会上,秦力洪还首次公开介绍了三个目标的具体意义、前进方向和目前取得的成绩。
坚持正向研发,第三款车明年9月交付
在汽车市场,产品永远是核心竞争力。蔚来虽然强调用户体验和服务,但是落实这些的基础仍是产品,而且想要在高端市场突围,使产品拥有更高的价值和特色亮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怎么看,坚持正向研发,保持产品优势,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
事实上,蔚来一直都在坚持正向研发,并将其放在首要位置。从成立至今,蔚来支出已超260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就占有90亿元,超过三分之一。这样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蔚来目前已经拥有全球授权专利及申请中的专利4200多项,同时还成为了特斯拉之外,唯一独立正向研发并掌握智能电动汽车六项核心技术的公司,这六项技术分别为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池包和三智系统的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从今年6月份版本之后,我非常客观的说已经排到了特斯拉后的世界第二位,如果今天特斯拉100分的话,我们可能已经走到七八十分这条线。到今年年底,我觉得如果特斯拉是100分,我们可能能跨过90分这条线。”在谈到蔚来的自动辅助驾驶时,秦力洪自信的说。
自动驾驶是蔚来投入非常大的研发项目。秦力洪认为,如果不能做到自主要发掌握核心技术,利用供应商的技术的话,那么“100万的奔驰和10万的吉利没有什么区别。” 秦力洪介绍,蔚来在中国有一个100多人的团队专门做测试和本地标定,这将使蔚来自动驾驶在本土化能力上超过特斯拉。
最新的消息是,德国汽车工业三巨头奔驰宝马和奥迪,正式结盟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今后的开发模式,秦力洪称,与外部的合作开发都是有可能的,也是个趋势,但核心技术肯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半个世纪以前大家自己做发动机我们都理解,那么今天自己做智能化,那就变得同样的重要,我觉得这里也是一个观点上我们需要沟通的事。”秦力洪说。
除了技术研发,产品层面,蔚来还将坚持每年推出一款新车的节奏。秦力洪曾在本月初的温州牛屋开业活动上提到,蔚来明后年各将推出一款定位略低于ES6的新车,上海车展发布的ET7将在2022年或更晚量产。这次我们再次了解到,蔚来下一款新车将于2020年9月份交付。该新车也是基于ES6这一代平台,因此不会是轿车,也不会是紧凑型SUV。
裂变NIOPower业务,提升运营效率
蔚来也将进一步强化电动车补能体验。进入到第二发展阶段的NIOPower,将从只为自家服务、不计成本的投入布局,向体验、效率和开放服务平台三方面去做平衡。
蔚来ES6换电效果图
据秦力洪介绍,在第一阶段,NIOPower已经发展成国内唯一可以在任何地方提供24小时电动车补能的团队。现在,蔚来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运营效率,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NIOPower目前的状态是布局大、用户少,提升效率主要是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所以付出很低的边际成本就可实现。这次为蔚来ES8和ES6车主开放的免费换电政策就是举措之一,但辐射范围更广的是,早在今年上海车展(4月18日)向第三方品牌开放的一键加电服务。
截至目前,NIOPower已经为第三方用户在内提供了18.51万次加电服务,服务过的外部品牌超过20个,第三方用户最多一天的使用数量达到1000次。最近,使用蔚来APP充电地图功能的用户,有55%都不是蔚来车主。
蔚来加电微信小程序
秦力洪称,蔚来深知作为面向全国市场的服务,NIOPower仅靠自己还无法支撑全国范围的布局,所以成立时就引入了外部投资,现在再次融资,扩大外部股东的比例和阵营,也是同样的考虑。而且在业务层面,蔚来是想让NIOPower裂变成独立的品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上海车展向第三方用户开放的“蔚来加电”微信小程序起,就已经开始去除蔚来的Logo。
营销渠道2.0,全面拓展用户触点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的全球首家蔚来中心
接下来,蔚来还将改变营销渠道的布局重点,放缓高成本的蔚来中心(NIOHouse)建设,加快更灵活、更侧重销售属性的蔚来空间(NIOSpace)布局。
目前,蔚来已经完成了16座城市共19家蔚来中心建设。蔚来空间根据城市不同,年化成本只有一百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有利于快速扩张,增加用户的触点。秦力洪透露,蔚来空间年内将从现在的20多家,扩充到70、80家左右。
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蔚来空间
虽然蔚来已经建立起线上的销售渠道,但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线下网点仍是消费者了解和信任品牌的关键,网点数量的多少,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市场表现。以近期网点数量高速增长的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为例,2014年底,凯迪拉克的经销商仅有100余家,全年累计销量为7.35万辆;2018年底,凯迪拉克经销商数量已经发展至290家左右,全年累计销量也达到了22.8万辆,几乎是相同幅度的增长。随着渠道数量的增加,蔚来的用户数量有望逐步提升。
现场问答
问:这次的编制调整除了在财务方面有考虑之外,还有什么目的?对公司运营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秦力洪:这个应该有两个主要目的。
确实在公司整个支出方面要做瘦身,因为人员的减少还不光是少发点工资那么简单。像我们今年年初,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办公室不够了,还要新装修办公室,它还有很多相关的成本。
我们对内外都要发布一个很明确的信号,苦日子开始了。这些话平时说感觉都比较隔靴搔痒,真正得有动作,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在一个非常复杂和凶险的环境里在竞争。我们全体员工都要放下幻想认真干活,让公司在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残酷的环境里能够脱颖而出。我想这两个目的都有。
问:蔚来的服务的宗旨是简单,无后顾之忧。怎么理解这一点
秦力洪:对于我们的服务模式,有两个可能:第一,我们在进行一场作死的社会实践。第二,一个新的苗头出现了,跟不上可能被淘汰。我们相信我们是后者,我们觉得我们在改变这个世界。当然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虚心的听各方面的意见,把它执行的更加完美和高效。
问:关于汽车制造上是不是有一些难度以前我们低估了,这一点您怎么看?
秦力洪:两个词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拼命学,第二学不会。拼命学,确实制造很多东西是需要积累的,我们跟江淮合作有很多基本ABC的功夫是江淮参与管理的,他们是一个有五六十年的企业。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真的有点双重标准,当我们谈它的积累20年有效,我跟江淮合作我们两加起来50多年就没有人提了,江淮是一个老牌企业,而且江淮的制造质量还是可以的。
什么叫研发,什么叫质量控制,我们庖丁解牛拆开来,把它拆成要素。物理层面的装备,这是一个,花钱就能买。而且物理层面的装备,往往有后发优势,特斯拉前几年刷屏4分钟的视频,它的车身有100多个机器人。我们307个,我的自动化程度比它高多了,这有后发优势。
但这个胜之不武,后建的厂你的装备就新,同样的我们说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比美国的高速公路地面都平,这是一个事实,但我能说中国的交通比美国发达吗,不行,咱们树小墙新都是新建的。中国的高铁比日本新干线快,装备层面后发有优势,我们不吃亏。
第二是积累下来的管理的流程,这个管理的流程分两方面,一个是SOP写下来的流程,这个是简单的。但有一点我承认是需要时间的,就是质量文化,所以我们管质量,我们提一个口号,第一句质量是信仰,质量是一个文化。
问:刚才说蔚来正在处于资格赛的阶段,那您觉得现在有哪些主要要素会影响到资格赛的竞争,这些要素跟咱们在第一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秦力洪:资格赛的决胜要素,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
一、要多卖车(销量得好),因为汽车不管怎么样是一个规模经济,销量下来了,什么都不好。
二、要逐步地,但要大力度地提高我们的毛利,这是我们的造血能力,要毛利很低,销量好,也不能养活自己,毛利是个更复杂的事情,而且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像我们今天宣布的终身免费换电这种销售政策类的东西,是要从我们毛利里减钱的,要有测算,平均每台车每年用多少次,平均每次成本多少,先把它从你车里的毛利减掉。为了市场,我们要牺牲一部分毛利,但反过来公司要提高毛利,这就是在泥泞中跑步。
三、公司内部的精简,效率高,就是我们的成本费用水平得低,效率得高,就像我们应对天气变化或传染病,就个人的抵抗力要提高。
我觉得就这三个要素,要是再加一个要素的话,就是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都会面临的环境因素,当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可能这个物种都会灭绝,这不是我们一家能够控制的。
所以,主观做的三个事,加上一个客观的环境因素,但环境因素我觉得是公平的,像今天补贴退坡,都在退,像我们的车平均售价高一点,我们反而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小一点,因为退下去的金额占我的车价比例会小,可能别的品牌占到1/3就不好过。
所以,宏观上环境因素是公平的,但具体的事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太一样的,这是我的一些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