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喜欢大车是出了名的,尽管在遇到堵车或找不到停车位,急得脑袋冒烟儿的时候,也会脑补一下如果像日本那样满大街的K-Car,是不是会好一些。但现实上,现在经济条件稍好一点儿,当年的奥拓、QQ等神车,就被无情的抛弃了。
并且,该车是丰田联合大发、斯巴鲁一起研发的,除了丰田的两款车,还有大发的Thor和斯巴鲁的Justy。其实都是一款车,类似于丰田86和斯巴鲁BRZ的关系。
按日本法律,车身长度不大于 3.4 米,宽度不大于 1.48 米,高度不大于 2 米,排量不大于 0.66L属于轻自动车,即K-car。符合这个标准,可以享受减税、保险便宜、年检便宜等各种优惠,尤其是不用提供车位证明,这跟国内北上广直接给绿牌力度差不多。
日本最有代表性的K-Car车型之一是本田N-BOX。而丰田两款车,长宽高为3700/1670/1735mm,轴距2490mm,在日本其实并不满足K-Car标准,但是如果到中国可就是名符其实的“K-Car”了。
如果放到国内该如何定位呢?按照车身尺寸,应该是介于比亚迪F0(源自丰田AYGO)和本田飞度之间。显然,丰田开发这两款车,从一开始就没想只在日本卖,而是要打入国际市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中国自然是重点。
如果条件允许,恐怕没有人喜欢那么小的车,国内消费者喜欢大车,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也是实用需求,毕竟国内用车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而且多数一家只能养得起一台车,而不像发达国家,几乎人手一台。
目前,国内小型车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就剩飞度、赛欧、POLO等几款车型还在支撑,其中飞度卖得最好,也和空间大有很大关系,而POLO由于空间小早就处于下风了。在这种消费环境下,丰田引进只有1.0L(还是三缸)的小车,还是非常冒险的。当然,或许丰田只是丰富一下产品线,提前占位,然后静静地等待中国市场的机会。
[总结]其实,从实用性的角度,国内的五菱宏光也是“类K-Car”的产品,具有便宜、实用的特点,说是MPV,其实就是微面Plus而已。而最接近日本K-Car的国产车,其实当属长城当年的酷熊,由于国人还无法接受那种日式K-Car的怪样子,所以卖不出去被迫停产了。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当每家可以买两三台车的时候,再加上二胎三胎家庭增多,有一辆便宜又实用的K-Car确实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