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出了疑似上汽通用全新凯越的申报图,2611mm的轴距介于科沃兹和新英朗之间,根据4468/1765/1469mm的三围尺寸来看,全新凯越的定位要比新英朗更低,其将与雪佛兰科沃兹共同抢占入门级家用车市场。嗯?不是说好的停产低端入门家轿,迈向高端化路线,这又会是别克拿出的什么新杀器?
![]()
从把赛欧甩给雪佛兰到引入旗舰车型林荫大道、从停产凯越到推出全新轻奢子品牌Avenir,通用始终想为别克树立高端化的品牌形象,此时被爆复产凯越,多少有点反戈相向的味道。毕竟在中国市场,合资品牌向下瓜分市场轻而易举,但向上升级,依然困难重重,即便在欧美市场曾取得过不俗的战绩。
别克品牌在美国有多豪华?
开君越的隔壁老王总会自豪的说:“我这别克在美国可是豪华品牌,昂科威在美国可比奥迪Q5都贵呢”。或许是因为国内的形象太过脍炙人口,通用总是想通过美国往事来告诉大家别克的豪华。
![]()
2000年左右的别克,确实可以算作是入门级豪华品牌,旗下清一色的中大型车,入门级别就搭载6缸发动机,美式风格浓郁。在那个年代,别克车型的定位、做工、价格都明显高于福特,是白人中产阶级眼中的宠儿。
![]()
别克昂科威,中国制造、返销美国,售价4.2万美元起,比Q5的起步价还高了1千美元。
乍一看,别克在美国确实逼格挺高。然而2017款昂科威的起售价早就悄悄降回了3.5万美元。被拉高售价的昂科威更像是在树逼格,让国内消费者更加心猿意马,毕竟与国内动辄上万的月销量相比,美国月均千余辆的市场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
在通用整合全球资源之后,别克品牌其实比较尴尬,只在美国和中国销售,品牌定位介于凯迪拉克和雪佛兰中间。车型分布不如雪佛兰广,品牌格调又不如凯迪拉克高,对于通用来说,也仅仅是个品牌而已。
自身造车的水平已不在重要,毕竟欧宝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美式粗狂与优雅结合的传统线条没有了,销售区域也不如BBA广,自己头上还有个复兴的凯迪拉克压着,别克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魅力,或者说其并不受通用宠爱。
![]()
君越在美国售价为3.1万美元,比丰田亚洲龙便宜1千美元,但销量却不如后者,早已失去了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
如今,别克在美国80%的销量来自于英朗和昂科拉等小车,3万美元以上的市场认同感并不高,而此价格区间却恰恰是豪华品牌销量的主要来源。在车载君看来,别克在美国本土就是nice car,定位和售价与丰田没有太多差别,但车身设计、用料更优雅和豪华一些。
开超市这种事对贵族来说始终是禁忌
当然,早在建国之前,别克在国内就拥有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大多数的中央、省、市级领导、西方企业家、末代皇帝乘坐的都是别克车,如孙中山、周恩来等。电视剧《潜伏》里也曾多次出现“您可以得到一辆别克车”的台词。
![]()
但赛欧的出现既让通用赚得体钵满盆,也毁了别克的高端、豪华梦。在新世纪大获成功之后,通用迅速认识到国内家用车市场正处于空白期,2001年赛欧上市,10万元就能买到小别克在当年是非常“值”的,赛欧的销量也理所当然的超过了预期。
![]()
别克已经停产的凯越
3年之后,赛欧价格调整,别克又推出了空间更大的凯越,凭借比捷达更精致、时尚的设计,凯越继续大获全胜,截至停产共销售了286万辆。
而与此同时,因为车型偏老、油耗大等原因,君威早已不能与A6抗衡,于是别克又引入了尺寸更大、价格更高的荣御来参战,但40多万的大车却和10万元的“小别克”车标相同是车主们难以接受的,至此别克在国内第一次向高端迈进宣告失败。
![]()
将赛欧转交个雪佛兰之后,别克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引入霍顿VM,主打大排量+前置后驱,并为其使用了林荫大道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车名,林荫大道在配置方面要比奥迪A6和宝马5更具诚意,但科技感不足、耗油量又大,再加上之前的荣御没有开好头,所以结局又是草草收场。
![]()
除了大排量+前置后驱的车型属性不适合当时的市场外,车型超出品牌覆盖价值也是个重要因素。和辉腾销量惨淡的原因相同,车本身或许很好,但80多万买个大众并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也就是说,别克在国内的品牌溢价能力和BBA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
如今,疑似凯越的复产,或许印证了别克高端化路线的又一次向市场妥协,毕竟没有哪个贵族会允许家里的孩子出来开小超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别克心里可能早就不在乎什么高端、豪华了,尽量把逼格提升一些,然后定价和丰田、大众等品牌差不多,消费者反而会更买账。
当然,别克也有自己的难,夹在凯迪拉克和雪佛兰中间,即不能让人感觉其比凯迪拉克实惠,又要为雪佛兰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此套路也就不难理解了。
结语:
自古真诚多不易,总是套路得人心。含着金勺出生,别克在国内却并没有富家公子的做派,反而像是家道中落的富二代。内心孤傲,却不得一次次为了“生计”而低头。这让车载君忽然想到了街边开豪车卖小百的富二代,用背景博人眼球的同时,捎带手就把吃瓜群众的小钱儿挣了,拿着手机的姑娘们沾沾自喜,富二代不也得给我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