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必然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
汽车圈的头条从来不乏造车新势力的身影。从2017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造车新势力就多达50家。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无论是CES展还是车展,流动的人群和摄像机的光影就未曾离开过他们。人们都期待着这些新势力带来所谓的“革命性”产品。
![]()
然而如今两年过去了,有实现量产交付的,也有被曝出欠薪、停产、卖地的.....在传统车企想尽一切办法“自救”的2019年,却是造车新势力们生或死的关键之年。
两级分化严重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今年7月造车新势力累计销量为2375辆,环比下降高达76%。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小鹏、威马、蔚来这三家的销量总和为2133辆,也就是说数量如此庞大的新势力车企中只有这三家是“活”着的。这也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基本吻合。
![]()
据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中小鹏、威马、蔚来三家依次位列前三,销量分别为9596辆、8747辆、7481辆,占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销量57万辆的4%。单从市场占有率看,今年这三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相较于去年同期(1.3%)是上涨的。
![]()
不得不承认的是,新势力车企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两级分化严重。目前,已经有7家新势力车企实现小规模量产和交付;车和家与爱驰汽车还处于产品亮相阶段;而动静较大的华人运通和拜腾汽车则在获取融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至于其他至今毫无消息的新势力车企,势必会在艰难的2019年被淘汰出局。
关键的2019年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2019年?因为到2020年的时候,有些新势力车企也许就不存在了。这并不是危言损听。
![]()
2019年我国新能源销量增长滑坡、逐渐疲软是不争的事实。中汽协最新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产销均出现负增长,与6月相比分别下降41.8%和51.4%,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1.2%和9.4%。其中下滑最严重的是纯电动车,环比下滑幅度高达49.7%,而新势力车企的产品几乎全部都为纯电动车。除去和小鹏、威马、蔚来这三家已初步形成规模的新能源车企竞争,还要与比亚迪、北汽等传统车企竞争。大部分新势力车企连车都还没有量产出来,谈何竞争?
![]()
其次,纵观全球车企在华2020年的电动化布局,会发现基本上这些车企都将实现电动化的目标定在2020年:大众计划到2020年前向中国市场投入13款包括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车型;福特将在2020年前投放至少20款新车;通用2020年将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车;现代到2020年前推出15款新能源车。由此可见,2020年是全球车企在华发动的“电动化元年”,新势力车企们若想与这些车企分得一杯羹,那么2019年这一年至关重要。
![]()
一位行业专家在接受波帆说车采访时表示,任何一家车企都无法离开产品讲“道理”。像是小鹏、威马、蔚来要在今年完成产品布局的稳定,而其他必须要拿出拳头产品才有资格谈论未来。如果没有赶上年初,至少抓住2019年的尾巴,不然2020年连“活下去”的目标都没必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