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蔚来汽车离职风波的文章《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在网上热传,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转发并加以评论。为此,蔚来汽车方面已经正式作出回应。蔚来方面表示,讨论蔚来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目前尚言之过早。
![]()
蔚来汽车称,全球目前有能力进行独立正向研发智能电动汽车6项核心技术的,只有特斯拉和蔚来。2018年财年,蔚来斥资39.979亿人民币用于研发。蔚来目前已经获得的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4000项,其中仅换电站就有500多项专利。为此,我们将蔚来汽车所宣称的研发投入和专利获得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根据PWC发布的2018年全球企业的研发支出榜单来看,汽车行业排名靠前的分别为大众、丰田、福特、戴姆勒、本田和宝马。
![]()
其中,2018年研发过百亿美元的有大众和丰田两家,同时他们也是最能赚钱的两大汽车企业。与此同时,国内车企的情况是这样的,上汽和比亚迪分别以153.85亿元和85.36亿元的研发支出在榜单中领跑。
![]()
此时,如果将蔚来所宣称的39.979亿人民币研发支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国内具有较大新能源板块的车企中,蔚来汽车的研发支出能够位于第三的位置,能够与许多主流传统车企拉开较大差距,更不要与大多数还停留在“PPT造车”的新势力相比。
![]()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免于知识产权的流失,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信息,是行业间现有技术最好的分析对象。
通过“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可以查到,2018年,中国汽车专利申请公开量22.6万件,同比增长30.2%,其中发明专利公开11.2万件,实用新型专利公开8.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公开3.2万件。
需要说明的是,专利包括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
在这当中,我们应该关注最硬核的发明专利。根据专利数据库显示,蔚来汽车截止目前拥有专利数为1962(中国大陆),持有发明专利数目878(中国大陆)。此外,蔚来宣称的“目前已经获得的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4000项”。
![]()
与国内一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相比,蔚来汽车所拥有的专利数目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与造车新势力相比,蔚来汽车所拥有的相关专利的积累上,的确甩开第二梯队一大截了。
![]()
蔚来汽车一向自带流量,前段时间的自燃风波以及近期的离职热潮,都把这家新造车企业推向了舆论的焦点。通过仔细阅读《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一文,我们发现,“文中采访的这些年轻人眼中看见的蔚来仅是局部视角下的一隅,碎片下窥见的一二事的确并不能代表全面的客观事实。”
与此同时,通过将蔚来汽车所宣称的研发支出和拥有专利数与国内车企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蔚来在研发支出的投入的确十分巨大。这是因为它作为一家新造车企业,原本就缺乏一定的技术累积,再加上与智能电动汽车制造相关的六项核心技术,蔚来都选择正向自主研发,因此2018年的研发支出巨大。拥有专利数目方面与国内一流新能源车企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与造车新势力相比,蔚来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储备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