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发改委发布的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里面提到“本办法所称传统能源乘用车,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车以外的,能够燃用汽油、柴油、气体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
这或许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将被重新纳入我国新能源汽车释放的信号。而8月12日丰田旗下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宣布将在华设立一家全新电池工厂,用来生产混合动力汽车所需的镍氢电池。丰田的这一举动无法让人不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如果混合动力车型真的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会对我国新能源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
“刺激”新能源市场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4万辆,销量为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9%和4.7%。这是三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同时出现下滑。
![]()
与上个月相比,纯电动车销量的下滑幅度更是高达49.7%。有专家表示,进入下半年以来各大车企开启“价格战”,让一部分有意愿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转向燃油车;再加上“补贴”退坡后,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在利润方面出现下滑,故而减少产量削减成本。
![]()
事实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下滑早有预料,于是在6月份发布了一则“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的消息以此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将混动车型纳入新能源车型当中很可能是另一“刺激”政策。
两“田”或成最大受益者
另一方面,这一政策很可能会打乱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企的节奏,而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丰田和本田。
目前我国新能源市场份额主要由比亚迪、北汽等自主品牌占据。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共卖出14.08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比亚迪元EV、唐新能源、比亚迪e5等车型销量过万,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而北汽EU系列7月份也卖出了8937辆,同比增长253.1%。
![]()
最重要的一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策驱动。比如,在北上广这些很难上牌照的地方,新能源汽车市场较大,但二三线城市的接受度并不高;其次,纯动电车安全事故频发也让一众消费者望而却步。
![]()
如若混动车型成为我国新能源车型之一,像比亚迪、北汽等自主品牌势必会与以混动技术闻名世界的丰田、本田竞争。而从目前两田在华的销量和口碑看,很可能会迅速占领新能源市场,抢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小结
一直以来,关于“混动车型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路径”成为汽车行业专家口中的真命题,而我国并没有将此纳入新能源标准引来众多呼吁声。如果未来某一天混动车型真的进入标准,“刺激”新能源市场是肯定的,但也意味着中国车企要做好“迎接”强敌的准备,而造车新势力们的目标可能就不是“交付新车”而是“活下去”了。我国新能源市场的“洗牌”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