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汽车圈发生了很多大事,全新凯美瑞上市、北京现代ix35低价登场、大众发布全新愿景、WEY发布新能源战略、荣威RX3来了、电咖首款电动新车EV10上市……
其实这也正常,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期间,企业如果没点动静那才叫诡异呢,和往年相比,今年广州车展已经算相对“冷清”了。
这一周以来,发生的众多大事里,最让车厘子大叔关注的,还要数腾讯牵手广汽,发布首个合作成果——智能电动概念车iSPACE莫属。
与其他电动概念车强调无人驾驶能力不一样,iSPACE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搭载了腾讯的“AI in Car”车载智能系统。而随着这个系统的发布,BAT三巨头算是在汽车圈聚齐了。
BAT的强大(或者说可怕),在于它们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QQ、淘宝、天猫、滴滴、百度外卖、糯米、爱奇艺、陌陌、支付宝,这些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APP,背后全是BAT的影子。而在汽车领域,由于行业技术壁垒的缘故,三巨头布局较晚,但是,它们终于还是来了,以它们最擅长的方式——开发智能车载软件。
从此,汽车不再单纯是一辆汽车,而是一个能够高速行驶的移动终端,每一台车都像一台智能手机,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想一想,在追求大数据的时代,千万辆移动终端在路上行驶,这背后的“金矿”得有多大?面对这么大的一块蛋糕,BAT又怎能错过!
阿里:斑马系统+移动支付
早在2014年,阿里就和上汽勾搭上了,目的是共同开发“斑马智行系统”。2015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斑马网络。2016年夏,首款搭载斑马的车型荣威RX5正式上市,这款“互联网SUV”一问世就制造了巨大的话题性,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销量长虹,并从此开辟了“互联网汽车”这个新的门类。
斑马系统的亮点在于,除了能够提供上网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移动支付,比如绑定支付宝直接缴纳停车费,就是它的一个重点。据了解,在最新升级的斑马智行2.0版本中,阿里还引入了旅游自驾路线引导功能,即根据用户位置与兴趣信息,向车主推送精品旅游路线,帮助用户设置前往各景点的路线的同时,还可以提供酒店预订、门票销售等服务。
可以预见,随着斑马系统的逐渐升级,不久的未来,也许你可以做到足不出车,就能完成所有安排,叫外卖、看新闻、订机票、收发邮件、交易股票、电话会议……
百度:自动驾驶+车载系统
去年,百度在汽车领域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发布了“阿波罗计划”,即宣布开放其自动驾驶平台。
百度的最高战略是All in AI,而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是其战略的一大支柱。据《福布斯》杂志最新刊载的一篇文章称,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前沿地带,百度作为自动驾驶的“中国代表”,有望超越谷歌、Uber、特斯拉等世界级技术企业。这篇文章有没有水分不清楚,但自动驾驶领域的确是全球化趋势,百度押宝自动驾驶,也许真能成为它未来“翻身”的法宝(目前百度市值大幅落后于阿里、腾讯)。
抛开还较为遥远的自动驾驶,百度近期将旗下DuerOS系统的车载版独立出去,推出了阿波罗小度车载系统。这个系统基于百度强大的语音交互和图像识别技术,拥有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疲劳监测、AR导航、HMI、车家互联、智能安全7大AI能力,能够做到“听懂你、看懂你、关爱你、守护你”,沟通建构起完整的人车AI交互系统。未来,你不仅可以和车进行语音对话,还可以通过刷脸上车,根据人脸识别来调整车辆设置等等。
腾讯:互联网内容+车载系统
腾讯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对百度、阿里要慢,但慢不代表输,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强大是前两者完全无法比拟的,QQ、微信、王者荣耀完全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琐碎时间。
11月8号,腾讯正式对外发布“AI in car”车载智能系统,该系统汇集了腾讯系的内容、大数据、服务生态和AI能力,具有语音交互、场景识别、个性化内容分发、车主社交、汽车增值服务5大能力。比如,你在主驾驶位认真的开车,副驾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可以认真地聊着微信或玩王者荣耀。
腾讯车联网的团队强调,内容分发和社交是“AI in car”车载系统的重点,核心是与腾讯旗下的QQ音乐、腾讯视频、微信、QQ等服务深度绑定,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喜欢的影音视频服务。
11月16日,也就是广州车展开幕的前一天,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和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的手握在了一起,因为,广汽是腾讯“AI in car”车载智能系统的首批深度合作对象。
除了推出智能车载系统,BAT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还包括直接投资造车新势力,比如威马、蔚来的幕后金主里,就有百度、腾讯的身影。还是那句话,汽车是块大蛋糕,但凡有点资本的都想来染指,当然,它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看看贾跃亭就知道,如果没有长期抗战的心理与资金准备,最好轻易别碰。
反过来想,BAT之所以能够成为BAT,也在于他们足够精明,和那些一头扎进造车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相比,BAT们进入的方式更加精明,不卖车,卖软件,扬长避短,一本万利,名是你们的,利是我的,这样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