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变速箱的好坏对车辆的加速性、稳定性、油耗表现以及舒适性都有直接影响,于是选择一台车配套的变速箱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汽车市场中,自动变速箱已经变得非常普及,除了手动变速箱以外,常见有三种变速箱,分别是AT(行星齿轮组自动变速箱)、CVT(无级变速器)、DCT(双离合变速箱),那么这三种变速箱形式,到底哪种才能成为未来最主流的变速箱呢?
AT变速箱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变速箱,其实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液力传动到行星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速,在换速时,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只需根据驾驶员踩踏板力度,变速箱就会更换档位。这款变速箱换挡直接、加速感强、同时可承受扭矩大,平顺性也较好,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变速箱。
CVT变速箱的历史是最悠久的,在1910年时,英国一家摩托车公司实现了CVT变速箱量产,并将其应用到了一台双缸发动机的摩托车上。而在1923年,CVT这种变速箱结构第一次应用在了汽车的传动机构上。CVT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两个锥轮加一条钢带。变速箱通过移动锥轮的方式,从而改变变速箱齿比。。同时由于两个锥轮并没有相对固定的位置,这才使CVT变速箱可以实现无极变速的功能。
不过受制于传动轮和钢带之间的摩擦力,CVT变速箱在急加速时会出现打滑的现象。运动感远不如AT以及双离合变速箱。并且低速扭矩也显得不足,上了年头后还会出现钢带与传动轮之间磨损程度过大导致车辆性能降低,油耗增加的现象,对于SUV车型而言通过性以及动力性能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比于AT和CVT变速箱,DCT变速箱的历史就没那么悠久了。虽然自1964年以来,保时捷就一直在试验双离合器变速箱,然而等到真正将双离合装车使用时,其实已经到了1983年。而将其真正应用到量产车上,最早则是大众轿车。双离合变速箱采用两套离合器,通过两套离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DCT可以说是综合了AT和AMT的优点,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不仅保证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汽车运行的性能。尽管双离合变速箱有着不错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优势以及规避劣势就是各个厂商都在思考的问题。DCT双离合器变速箱有着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运动性能佳的优势。可换挡顿挫、低速闯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每种变速器都有它生存的理由,目前市场上日系车喜欢搭载CVT变速箱,不仅动力直接同时没有顿挫是它的优势,想找更好的驾驶运动感就选择DCT双离合,市场上以大众为首的搭载双离合变速箱的汽车稳定性也没有太大问题,好与不好拿市场表现说话,没必要太纠结,只要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