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之前的模样,那么奇瑞汽车还是曾经那个“风光无两”的奇瑞汽车吗?
2019年,国内车市增幅仍然非常缓慢,即便此前曾有不少人对今年的车市持乐观的态度,但是身在其中的大多数车企都知道,日子还是很难过。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车企都出现了销量下滑,销量前十名中,除了长城、奇瑞、比亚迪实现了小幅增长之外,其余都有所下跌,即便是以单月90,875辆销售成绩位居排行榜第一的吉利汽车,也出现了同比29.3%的下滑。
7月份刚刚结束,就有一批车企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捷报”。在这些“捷报”中,“逆势上扬”、“淡季不淡”、“大幅上涨”等不约而同地成了各家车企的关键词。值得关注的是,刚刚完成转型不久的奇瑞汽车也在这些车企之列。
![]()
据奇瑞控股集团发布的销量快报显示,今年7月份,奇瑞集团总共销售汽车4.9万辆,其中奇瑞汽车的国内销量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1-7月份,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37.3万辆,其中自主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2%。其中,奇瑞旗下的捷途产品序列销售8,170辆,同比增长2%。此外,商用车板块单月销量增长17.5%,1-7月份累计销量同比劲增73.6%。
从数据上看,似乎奇瑞的成绩还不错。但是如果如果结合其今年定下的销量目标来看,似乎还是“欠了点火候”。
公开的资料显示,奇瑞今年没有设定一个总的销量目标,只为旗下的捷途品牌定下了15万辆的“宏大”目标。但从7月捷途的单月销量来看,这个目标的实现恐怕也不容易。
回顾奇瑞汽车过去几年的成长史不难发现,自从吉利、长城们开始“茁壮成长”之后,销量的提升对于奇瑞来说始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但今年以来,奇瑞用稳定增长的成绩向众人宣告,过去几年的调整升级、战略转型,终于结出了果实,也让奇瑞再次体验到了胜利或者说近似胜利的滋味。
“大象转身”
诞生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刚出来没多久,就赶上了中国汽车高速发展的好时候。凭借着在产品以及研方面的优势,奇瑞汽车很快就成为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头羊,不仅旗下产品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销量,甚至还出口到了国外。而有着奇瑞“开国元勋”之称的经典车型QQ,就是奇瑞的“代表作”之一。
![]()
彼时,那辆圆润可爱的奇瑞QQ一经上市,就凭借着经济实惠的价格以及“天然无公害”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当然也掀起了一股“小型车热”。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段时间的奇瑞汽车,“辉煌”足以概括。连续12年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位,并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从1999年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到2007年8月完成第100万辆,奇瑞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
然而,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的奇瑞汽车,在国内车市进入调整期之际,却突然下决心要搞体系建设。因为彼时的奇瑞汽车认识到,中国车市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结束,他们不能够再继续走“低价换量”的路子,而是更应该从品牌、技术和体系等方面入手,让自己真正学会“做汽车”。
的确,自主品牌要站住脚,并且缩小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努力掌握汽车核心技术。而奇瑞汽车正是这样做的。
艰难转型
下决心要转型之后,奇瑞引进了正向研发的方法,在组织架构以及产品理念等方面都随之做了调整。在外界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以卵击石,毕竟当时基本上还没有哪一家自主车企敢说自己是“技术派”,但是奇瑞还是做到了。
2013年7月,也就是奇瑞汽车的战略转型的第三年,奇瑞用一款艾瑞泽7打破了“奇瑞已经没落”的传言。而这款产品的推出,不仅标志着自主品牌汽车正式开始了真正的自主创新,也代表奇瑞汽车战略转型第一阶段基本完成。
![]()
即便如此,奇瑞还是受到了销量上的打击。2013年,奇瑞汽车销量十余年来首次跌出自主品牌前十,这也让奇瑞承受了来自行业、市场以及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但是,奇瑞汽车仍然坚持继续走自己的转型之路。
今年,奇瑞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星途,试图再一次发力高端市场。不过,相比长城的WEY以及吉利的领克品牌来说,星途无论是从研发能力、设计能力还是产品实力上,似乎都不及前两者,毕竟它们一个有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另一个有哈弗的用户基数。而从销量上看,星途产品上市将近4个月以来,表现也并不算亮眼,月销平均只有千余台。
![]()
当前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变革,对于刚刚完成转型的奇瑞来说,也许会是一个挑战,但是也可能是其重塑辉煌的机遇。判断胜负的关键,有时候看的不止是一招一式的比拼,更是其比拼过后积攒的经验与教训。
也许,现在的奇瑞还没有完全“东山再起”,但至少在它努力的过程中,确实展现出了其在技术方面的实力。未来,能否凭借技术优势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寻找到的新的市场突破点,打赢接下来的“比赛”,还要看奇瑞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