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车市当前面临着不小的下行压力,并且随着车市寒流像全球地毯式的蔓延开来,全球车市也难独善其身。由于车市萧条,销量严重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不少车企纷纷开始了裁员行动,这似乎已成为今年的车市常态。
![]()
首先来看看汽车市场巨头车企大众汽车,尽管在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榜中排行第一,但其销量仍处于下滑态势。据了解2019 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全球累计销量约为 537 万辆,同比下滑 2.8%。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众宣布将在 2023 年之前裁员 7000 人来提升公司利润。而同样来自德国的戴姆勒日子也并不好过。从戴姆勒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情况来看,其营业收入为426.5亿欧元,同比增长5%,息税前亏损15.6亿欧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26亿欧,出现9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减少亏损,戴姆勒也将进行裁员,预计人数在10000人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奥迪也宣布将裁员10%以节约成本。当然裁员的不止是德系车企,日系美系也同样难逃此劫。根据日产汽车 2019 财年一季度由于受销量下降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第一财季营业利润下滑 98.5%,净利润下滑近 95%。据悉,日产汽车计划在 2022 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 1.25 万人。
![]()
福特公司在第二季度利润也急剧下滑,数据显示,福特汽车今年第二季度总营收 388.5 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净收入降至 1.48 亿美元,同比暴跌 86%。因此,福特计划在 2020 年底前在欧洲裁员 1.2 万人,并将制造工厂从 24 家减少至 18 家。同在美国的通用汽车也宣布裁员近1.4万人。此外还有来自英国的捷豹路虎,在销量大幅下滑之后,也将从42500名员工中裁掉4500人。然而除了传统车市发展不济,新能源市场也同样面临危机。由于补贴退坡,以及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2019年被业内人士一度认为是新能源车企的“生死年”,同样也传出了不少车企将裁员过冬的讯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大巨头,特斯拉 2019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公司汽车交付数量创纪录,亏损也收窄为 4.08 亿美元。根据特斯拉 CEO 马斯克表示,公司将裁员约 7% 以节约成本。
![]()
而一直以来称要对阵特斯拉的蔚来汽车,在经历6年亏损200亿元之后,在8月2号也在网上爆出将裁员1000人的信息。而对与蔚来裁员,今年已经是第二次了,早在今年5月,蔚来就已将位于硅谷的蔚来汽车美国团队已于4月初裁员70人并关闭了位于旧金山的工作室。通过以上各个车企大幅裁员可以看出,不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难以逃脱车市寒冬所带来的的影响。车企对新兴技术的投资巨大,但回报难以在短时间内抵消成本,这加剧了车市的萧条。很显然,在全球车市疲软的现状下,裁员、削减产能、减少生产规模等手段已成为多数车企降低成本、渡过危机的常用举措。
![]()
不过即使如此,面对当下的市场,对于车企们来说,裁员也只是一时降低成本的方法,而并非长久之际。另一方面,通过裁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车企的生产以及研发效率。面对经济低迷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车企无论是在制定销量预期还是盈利目标上都要更加的合理、谨慎,从而合理利用资源,让资源价值最大化,这样才是硬道理。不过从以上不论是销量下滑,还是巨额亏损所带来的的车企裁员事件中,可以看出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已步入了艰难时期。不论是大车企还是小车企,在日后的发展中,都必须慎重的走好每一步,大力发展提高品牌力与产品力,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存活下去,毕竟弱肉强食一直都是市场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