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田第一财季营业利润下跌16% 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5万辆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盖世汽车】当地时间8月2日,本田汽车公布,因日元走强打压了海外收益,再加上在美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下滑,该公司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第一财季(4-6月)营业利润下跌16%。
具体说来,本田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微降0.7%至3.996万亿日元(合75.6亿美元),营业利润达2524亿日元(合23.6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993亿日元同比下降15.7%,但却高于Refinitiv七位分析师2469亿日元的平均预期;税前收入也较去年同期下降19.1%,达2898亿日元(27.2亿美元),每股收益也从去年同期下降39.83日元至97.92日元(合0.92美元)。
该公司利润的下滑一部分是因为在美国市场销量的下滑,今年第一财季,本田在美国的销量从去年同期42.5万辆下降至40.7万辆。该公司同时将当前财年的全球销量预期从此前的516万辆下降至511万辆,而去年,本田共售出532.3万辆汽车。尽管如此,本田重申了此前对当前财年的盈利预期,预计营业利润将增长6%至7700亿日元。
如其他制造商一样,随着汽车行业逐渐转向电动、共享和自动驾驶汽车,来自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优步等科技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本田也一直在努力重塑自身。5月份,本田曾表示,计划到2025年将全球生产成本削减10%,并缩小地区车型的差异,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研发。该公司还扩大了合作关系,加入了丰田汽车和软银集团主导的移动出行项目,此外还投资了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Cruise。(来源:占亚娥 盖世汽车)
2,FCA:可重启与雷诺联盟谈判但也或进行其他合并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iat ChryslerAutomobiles)首席执行官曼利(Mike Manley)向雷诺汽车公司(Renault SA)和其他可能的合作伙伴传达了一个信息:“我们很乐意进行谈判,但我们可以单干。”
曼利(Mike Manley)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战略上讲,我们有一个坚实的未来和明确的计划,我们正在进行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中。”就在前一天,该公司发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二季度业绩。
曼利表示,菲亚特-克莱斯勒愿意重启与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Renault)的合并谈判,但他补充称,雷诺并非是唯一一家(实现公司)扩大规模或填补菲亚特-克莱斯勒技术或产品线缺口的潜在合作伙伴。
曼利
曼利称:“要说他们是唯一的机会,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法国政府官员介入谈判后,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 6月份撤回了与雷诺(Renault) 350亿美元的合并提议,并试图推迟对这笔交易的决定。
《华尔街日报》周五报道称,雷诺和日产正再次试图重塑联盟,并解决分歧。这些分歧曾导致雷诺、日产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并谈判流产。
知情人士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竞争对手标致(Peugeot SA)建立了商用车合作伙伴关系,在菲亚特克莱斯勒向雷诺提出收购邀约之前,两家公司讨论了更广泛的合并。
曼利表示,汽车制造商们不是唯一的潜在合作伙伴方。“有一些合作可以在特定技术上提供帮助。我们曾在考虑消费者汽车界面的时候也有合作。你可以看到(双方将进行)此前从未有过的合作。”
得益于Ram卡车和Jeep SUV的销量成绩,菲亚特克莱斯勒北美业务强劲,但在其他市场,这家汽车制造商仍面临持续的挑战。该公司正在对以菲亚特品牌为基础的欧洲市场业务进行全面改革。第二季度,菲亚特克莱斯勒在欧洲、中东和非洲业务实现了微利,2018年实现了1.8%的利润率。曼利设定的目标是3%的营业利润率,远低于该公司对北美市场10%的预期。
曼利说,菲亚特克莱斯勒可以通过扩大Jeep运动型多用途车(Jeep sport utility)的产品线,推出改版菲亚特500系列,包括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在菲亚特品牌上增加一些更大的车型,来提高在欧洲的盈利能力。
曼利表示:“我们拥有欧洲最历史悠久的车队。”公司将增加意大利每个工人生产的汽车数量,减少意大利小时工的数量。但曼利表示,短期内他准备牺牲销量来提高利润率,“在未来3至5年,欧洲业务的利润率绝对至关重要。”
曼利提到,与硅谷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 Inc .)达成的排放额度协议,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提供了应对排放合规成本不断增长的战略选择。在中国,菲亚特克莱斯勒与合资伙伴广汽集团(GAC Group)结盟关系的重组正在降低公司成本,目前只有三款本地化车型,未来合资企业需要增加更多的Jeep车型。
菲亚特克莱斯勒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重振玛莎拉蒂(Maserati)高端品牌。该品牌在2019年上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原因是与表现不佳的租赁相关的资产减记。
该公司已表示,计划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出售玛莎拉蒂的库存(汽车)。曼利还透露,玛莎拉蒂的产品线将从2020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一款新车型开始全面调整。(来源:网易汽车)
3,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升级独立公司 张博担任CEO
2019年8月5日,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
据了解,滴滴出行CTO张博兼任自动驾驶新公司CEO , 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COO,贾兆寅和郑建强分别担任美国研发团队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三人均向张博汇报。
滴滴出行CTO张博
新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将整合滴滴出行平台资源和原有技术优势,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深入拓展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同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探讨推动自动驾驶落地,通过创新技术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张博表示,“新公司希望进一步开放与汽车主机厂和产业伙伴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真正落地成为产品服务进入每个人的生活。”滴滴也将把在做网约车上所积累的对安全运营的理解和经验,逐步应用到无人驾驶运营中,同时与政府以及相关方共同探索自动驾驶运营的安全实践准则。
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自动驾驶将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效率,助力城市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科技服务于人,未来一定是有温度好服务的有人驾驶和高效安全的自动驾驶共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科技和服务会在这里更好的结合。”(来源:网易汽车)
4,畅销车辆存缺陷 丰田在澳大利亚遭集体诉讼
【盖世汽车】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律师针对丰田汽车公司(7203.T)向当地部门提起集体诉讼,声称丰田汽车最畅销车型 Hilux、普拉多和Fortuner配备了有缺陷的零部件。
根据其网站上的一份声明,Banister Law与Gilbert + Tobin一起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一些车辆安装有缺陷的柴油颗粒捕集器,颗粒捕集器的目的是用于捕集和燃烧发动机生成的碳烟。“受到影响的车辆......需要耗费时间和昂贵的维修费用,包括重复维修车辆和重复更换(柴油颗粒捕集器),”Bannister Law在声明中表示。
声明称,律师代表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9年7月26日期间购买汽车的客户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和损害,但并未提供金额上的细节。
该诉讼还指控丰田公司发表误导性言论,因为这些受颗粒捕集器影响的车辆不能提供广告中声称的耐用性、可靠性、质量,舒适性和便利性。
Canstar网站显示,丰田的Hilux是澳大利亚最畅销的车型。根据其网站显示,丰田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年度税后利润增加50%至2.06亿澳元(1.4121亿美元)。丰田公司在该期间销售了223,096辆汽车。(来源: 韩恒 盖世汽车)
5,不想被罚款 起亚发起电动车攻势盼满足欧盟排放标准
(图片来源:起亚德国官网)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起亚将推出纯电动汽车,以实现欧盟2020年和2021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但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销量不足,起亚已制定紧急方案,包括在西班牙普及纯电动共享汽车服务、为车辆配备低碳排放轮胎以及将公司配车、经销商概念车和公司服务车全部换成电动汽车。起亚欧洲区首席执行官 Emilio Herrera表示:“我们必须要达到欧盟碳排放标准,公司不允许减排失败。”
根据PA咨询公司一项研究显示,欧盟减排目标规定,新车车队碳排放量需减少3.2克,至每公里91.7克。起亚或达不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来自欧盟的罚款。Herrera表示,实现整体电动化至关重要。倘若不推出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起亚几乎不可能达到欧盟减排目标。起亚欧洲区公司必须确保电动汽车产量,才能增加销量或者至少维持现有销量。另一种方法是像其他汽车品牌一样减产,但是公司不想这么做。对于韩国文化来说,如果真的减碳失败需要缴纳罚款,将是一次重大失败。
为了实现欧洲2020碳排放目标,起亚需要售出40000辆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有望占据起亚当前2019年总销量的15%,大约75000辆,预期总销量为500000辆。
根据欧盟碳排放规则,对于排放量在50克以内的车辆,超级积分体系(supercredits system)将会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额外补贴。为了计算每家汽车制造商不同车型的平均排放量,这种车辆将在2020年被算作2辆,在2021年被算作1.67辆,在2022年将被算作1.33辆。
Herrera预计,起亚今年将售出16000辆纯电动汽车,其中12000辆为eNiro,另外4000辆为eSoul,两款车型均为小型跨界车。他表示:“这两款车型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在大多数国家,我们目前的销量已经达到2019全年销量目标水平。”庆幸的是,今年下半年电池会增产,这将有利于起亚2020年的销量。
加速实现车型电动化将有利于公司汽车销量。今年11月,起亚在斯洛伐克境内的日利纳工厂将开始投产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旅行车Ceed以及最近发布的XCeed,这两款车型都将于2020年1月上市。明年,新款中型SUVSorento也将在现有柴油车的基础上,增加混合动力和插电式动力版车型。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上亮相的起亚概念车Imagine将成为电动电动汽车中的基础款,将于2021年推出。起亚计划在2022年前总共推出19款电动汽车。
虽然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不能获得欧盟设立的超级积分系统额外奖励中,但这种系统也能帮助减排。今年11月,起亚将发布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版掀背车Ceed。之后,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或将覆盖所有车型,因为配备这种系统的车辆更环保,排碳量更少。
投注电动汽车是否真的能见效呢?Herrera表示,欧盟碳排放标准十分严苛,起亚需要各种措施,哪怕是很小的效果也很重要。(来源:卢苇 盖世汽车)
6,宝马高管:英国新首相上台 无协议脱欧可能性加大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福特和宝马纷纷表示,无协议脱欧将对汽车行业带来影响。福特高管警告称,随着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加大马力要实现无序脱欧,在过去几个月中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更大了。
福特在英国运营着两家发动机制造厂,其中一家由于引擎需求下降,计划关闭。福特汽车业务总裁韩瑞麒(JosephHinrichs)表示:“未来的路途坎坷艰险。在过去几个月里,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确实增加了。关键在于,当一切尘埃落定时,边境和港口情况如何,更重要的是,届时英镑走势又该如何。”
另一边,宝马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 Harald Krueger也表示,希望在脱欧一事上,鲍里斯·约翰逊首相能够考虑一下商业利益,无协议脱欧对英国和欧盟来说都将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情。
当被问及有何建议要传达给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时,Krueger表示:“希望新首相能够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看清英国经济的需求,与商界人士进行交流。”另外,齐普策(Oliver Zipse)将于8月16日正式接任Krueger,担任宝马CEO一职。(来源:卢苇 盖世汽车)
7,奥迪公布低价版e-tron电动SUV 却不在美国上市
(图片来源:奥迪官网)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奥迪于8月1日公布了低价版本的e-tron电动SUV,此版本电池组的容量较小,充电速度也较慢,且这个版本的车型不会登陆北美市场。
当前版本的e-tron名称为e-tron55,配备了95 kWh的电池组,EPA续航为204英里(约合328公里)。而奥迪本次发布的新款名为e-tron 50,配备的是71 kWh电池组。在重量方面,e-tron 50也比e-tron 55轻了大约120千克。
由于这个车型只针对欧洲市场出售,因此奥迪只公布了它的WLTP续航里程,而WLTP续航里程要优于EPA的续航里程。该公司表示,按照WLTP标准计算,e-tron 50的续航里程为186英里(约合299公里)。而按照同一标准计算,搭载了95kWh电池包的e-tron 55的续航则是248英里(约合399公里)。
另外奥迪公司还表示,e-tron 50充电速度也有所下降。e-tron 50的最大充电功率为120 kW,而相比之下e-tron 55的最大充电功率为150 kW,而且在实际使用时功率可以达到最高155 kW。
在电机方面,e-tron 50依然配备了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但是输出功率却从402马力下降到了308马力(230kW)。在这样的动力配置下,e-tron 50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7秒,最高时速可达118英里/小时(约合190公里/小时)。
以上就是e-tron 50和e-tron55两款车型的主要区别。价格方面,e-tron 50无疑将会比e-tron55更加便宜,但是奥迪当前尚未公布其具体售价。该公司只是表示,这辆车在德国的售价将会“低于7万欧元”,应该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补贴。
美国汽车媒体Electrek就e-tron50联系了奥迪美国公司的发言人,后者表示该公司没有在美国销售这款车的计划。奥迪在美国销售的是搭载了96 kWh电池包的e-tron,其补贴前起售价格为7.5万美元。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本次新发布的e-tron 50应该能够对消费者有所吸引,外媒预计其价格将会比e-tron 55低大约1万美元左右。(来源:星云 盖世汽车)
8,美国市场SUV销量强劲 斯巴鲁第一财季营业利润大涨48%
(图片来源:斯巴鲁中国官网)
【盖世汽车】当地时间8月5日,斯巴鲁汽车公布,得益于Ascent以及Forester等SUV在美国地区的强劲销量,该公司第一财季(4-6月)全球销量上涨,因此营业利润实现48%的同比增幅。
具体说来,斯巴鲁第一财季营业利润达922亿日元(合8.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21亿日元同比大增48%,且高于Refinitiv八位分析师656亿日元的平均预期。在其最大单一市场美国,斯巴鲁第一财季销量同比上涨20%,占其同期全球销量的60%。
斯巴鲁因此维持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当前财年的盈利预期,预计营业利润将达2600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实现45%的增幅。上一财年,斯巴鲁因一系列召回、停产和车辆不当检查等因素造成业绩不佳,利润几近腰斩。
此外,斯巴鲁重申了其对当前财年的销量预期,预计本财年其全球销量将达106万辆;斯巴鲁国内竞争对手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等公司纷纷在一财季财报中表示,日元的走强加剧了海外盈利的压力,因此纷纷下调预期。然而斯巴鲁预计,本财年,美元/日元的汇率将在110日元,而上一财年则为111日元。(来源:占亚娥 盖世汽车)
9,丰田第一财季营业利润逆市增8.7% 创四年来最好季度业绩
(图片来源:丰田汽车官网)
【盖世汽车】当地时间8月2日,丰田汽车公布了近四年来最好的季度业绩之一,但因预计日元的走强将对其盈利构成压力,该公司将其全年盈利预期下调了6%。
在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第一财季(4-6月),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271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62万辆同比上涨3.6%,其中北美和亚洲市场销量同比相对持平,而国内市场的销量则同比上涨8.8%。得益于强劲的销量,丰田第一财季净营收达7.646万亿日元(合7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营业利润则从去年同期同比上涨8.7%至7419亿日元(合69.3亿美元);税前收入为8417亿日元(合79.1亿美元)。
丰田预计,当前财年美元/日元的汇率在106日元左右,欧元/日元汇率在121日元左右,低于此前预计的110日元和123日元。因日元走强,丰田将全年盈利预期从此前的2.55万亿日元下调至2.4万亿日元,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2.61万亿日元。
目前,全球范围内汽车需求的放缓已经影响了丰田竞争对手(日产汽车和福特汽车等)的盈利情况,各车企或宣布裁员,或宣布关闭工厂。与此同时,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以及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全球汽车行业销量普遍下滑。而汽车行业低迷之际,正值车企们大力投资电动、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叫车服务等新技术,以应对汽车行业的所有权转移。
丰田汽车一直在大举投资优步、Grab和滴滴出行等叫车服务,同时深化与软银的联盟,以共同在日本开发按需交通服务,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移。投资者也支持丰田这一战略,这促使该公司股价今年迄今已上涨约10%,远超其国内竞争对手。(来源:占亚娥 盖世汽车)
10,沃尔沃汽车7月全球销量:在华销量大涨25%
【盖世汽车】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的全球销量刷新历史纪录,以340,826辆的成绩创下历史新高。7月份,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全球销量实现了7.1%的增幅,共售出54,546辆新车。截至7月底,沃尔沃汽车今年累计销量为395,37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3%。
沃尔沃汽车指出,7月份,其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均实现了增长。上个月,沃尔沃汽车在欧洲的销量为25,528辆,同比上涨4.8%。就车型来看,XC40是沃尔沃汽车在该地区最畅销的车型,XC60次之。
与中国和欧洲市场相比,沃尔沃汽车7月份在美国的销量增幅较小,仅为2%。总量也较小,仅售出8,795辆新车。其中,最长销量车型为XC90,在中国畅销的XC60和在欧洲长效亮的XC40的销量次之。在除上述三大市场之外,沃尔沃汽车在其它市场的总销量出现了3%的下跌。
在中国,沃尔沃汽车7月销量的增幅高达24.9%,总量达12,639辆。其中,在华国产的XC60和S90车型对销量的上涨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7月2日,沃尔沃汽车宣布2020款S90豪华轿车在华正式上市,新增两款运动版车型,还围绕用户的健康安全对 CLEANZONE®清洁驾驶舱进行重要升级。从沃尔沃汽车提供的车型数据来看,沃尔沃S90的7月销量从去年同期的4,072辆,上涨12.4%至4,575辆。
此外,由成都工厂生产的沃尔沃XC60,已于7月4日正式通过“长安号”运抵比利时根特港接驳枢纽。XC60 包括 T6 及 T8 插电混动车型是首次出口至欧洲,将被销往英国、德国、荷兰等25个欧洲国家。同时,“长安号”还将把瑞典图斯兰达工厂生产的 XC90 车型及比利时根特工厂生产的 V 系列旅行车运回中国,实现进出口运输的互通闭环。据了解,已经抵达中国的V60将于8月5日正式上市,新车将推出4款车型。
(来源:蔡书红 盖世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