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的了空客的法国人,为什么造不好汽车?我更觉得这是一个想与不想的问题,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
从工业基础高度上来说,航空要比汽车更复杂,同时也要求更高的工艺标准,航天领域两个霸主法国以及美国你会发现都造不好汽车,美系车以及法系车在市场中的口碑其实都不好,至少空客上重要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指标,没有在汽车上表现出来。
与德系车以及日系车相比,它们有着一定的差距。
与空客在航空领域完全不同表现的是,PSA在车圈的表现力并不算好,除了在欧洲大本营有一席之地之外,全球表现都不出色,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法系车市场份额早早就跌破1%。
在J.D.Power质量评测数据上我们也能找到一定的信息,PSA多个品牌质量表现也并不好,标致以及雪铁龙的综合平均质量表现与丰田、本田、大众都有一定的差距。
很有意思,能造出空客A320、A380这样硬货的国家,却在汽车行业没有太好的表现,从工业基础以及科技储备能力上来说,法国其实能把汽车造的非常好。
法国人是浪漫的,他们优势偏执的,在他们的生活中香水以及奢华的建筑是生活触手可及的东西,高傲的法国人认为自己的技术应该向空客一样得到尊重。
他们的行事风格其实比较孤傲,大众、本田在中国的成功有迹可循,你会发现这些成功的品牌都会针对的堆市场做出调研,研究本地消费者喜欢什么,然后推出适用性极强的本土化产品。
但法系车不这样,从雪铁龙到雷诺,国内推出的产品都高度延续欧洲风格,设计风格以及产品力表现都与海外大抵相同,但欧洲消费习惯与中国消费习惯完全不同,我们需要空间更大,油耗更低,修起来更简单的车,所谓的精湛设计其实并不重要。
法国车在国内的设计其实也在改变,初代世嘉将法国车的设计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车门整体塑形还是方向盘设计,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法国人理想中汽车的模样,但这样的设计投放在中国市场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相反因为这一设计让不少消费者疏远。
其实PSA也在调整,在后续几代产品上也在进行修正设计表现。
从设计“异类”到回归大众,PSA用了10年时间搞懂这件事儿,今天来说法系车产品力,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明显的短板,但是体系制度却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仍然以中国市场为例,神龙运营的两大品牌不思进取动荡不堪,企业主动出击能力以及被动防守能力极差,如何主动的探索市场需要什么,我想神龙内部没有做出细致精准高效的调研,除此之外在市场下滑之态如何被动做出防守,神龙也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力。
这是东风的问题,也是法国人的问题,前者撞钟似的工作,后者思想转变太慢。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东南亚,美国等市场法系车都在节节败退,今年上半年销量PSA其实并不乐观,从影响力上来说,法系车的影响力与法国空客相比实在相差甚远,一个市场节节败退,另一个高居一位。
至于为什么造不好汽车,我更认为是想不想造好的问题,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在法国专注航天领域,要比专注汽车领域来的收益更快,所以他们似乎更不屑于造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