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on.S以510公里综合续航跻身国内紧凑型纯电轿车领先水平,目前超过500公里水平的还有520公里续航的比亚迪秦Pro和500公里续航的吉利几何A。另外长安汽车刚刚申报了505公里续航的逸动EV。不过Aion.LX直接将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到650公里,领跑所有国产纯电动车型,而且目前已知的批量生产电动车型中,也就只有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可以达到660公里,其余普遍都在550公里以内。
Aion.LX和Aion.S一样,基于广汽第二代GEP纯电平台打造,不过Aion.LX的2920mm轴距比Aion.S足足多了170mm,而2900mm也成为了很多纯电新车共同的轴距选择,从而可以在底盘布置更多电池组模块。
![]()
前脸设计也与Aion.S如出一辙,已经形成了Aion系列独有的脸谱风格,只是Aion.LX加大了前杠防擦包围尺寸,以突显SUV定位。1685mm的车身高度其实已经是标准的紧凑型SUV规格,只是因为超长轴距的设定,将Aion.LX的车身拉伸出低矮扁平车体的运动型SUV轮廓。
![]()
![]()
高配版20英寸的碳灰色轮毂,采用了极具设计感和未来感的蜂窝状低风阻辐条设计,另外还有隐藏式拉手,也是其科技感的象征。配置大尺寸的悬浮式高位扰流尾翼,带来更强的空气下压力并确保溜背后风挡完全可以不必安装雨刷。尾灯组也与Aion.S同款,但搭配Aion.LX后备箱盖的折角轮廓,要显得更为立体。车尾下方还能看到全铝合金悬臂的多连杆独立后悬架。
![]()
![]()
内饰风格同样一脉相承,但Aion.LX将换挡系统换成了升降式旋钮,液晶仪表也不再是内凹式轮廓,与多媒体系统形成一体化的折角式屏幕。因为超长轴距的设定,其后排空间显得格外宽大,已经堪比3米级轴距的C级轿车水平。
延续Aion.S同款电机配置,来自日本电产的135kW和150kW两个版本的电机,最大扭矩均为350Nm。配置宁德时代最新的三元锂电池组,两个版本续航分别为520公里和650公里,比Aion.S的410公里和510公里有大幅提升。520公里版本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71Wh/kg,650公里版本则将密度进一步提升到180Wh/kg。
![]()
![]()
相较比亚迪500公里级续航的唐EV车型,广汽Aion.LX的轴距更长,车身宽度和高度方面也只是略小于比亚迪唐,主要是车身长度明显短了84mm,毕竟唐可以实现三排七座的布局。
而唐的优势在于动力输出要更强,尤其是具备前后轴双电机的四驱版车型。当然广汽Aion.LX的优势胜在更长的续航里程,而且售价可能更为经济,与前驱版唐表现相当的低配版Aion.LX补贴后售价可能只在19-23万元,而唐EV600则要26-28万元,这个价格将与Aion.LX的650公里超长续航版本相当。
![]()
补贴退坡后,电动车型的性能设定也少了很多“应试教育”的成分,未来的比拼将更多的体现在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可以预见,随着Aion.LX的出现,接下来国产电动车领先集团的门槛也将从500公里抬升到600公里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