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凌晨,在北京南四环发生的一起追尾事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据交警最新通报的消息显示,一辆小型普通客车与前方一辆铲车相撞后起火,小客车内司机及乘客2人死亡。
![]()
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在这场追尾事故中,造成了两人的死亡。而这个结果,本来有机会避免的。从路人拍摄的视频和一些片段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短袖短裤的男子在事故现场忙于打电话报警,路人声嘶力竭的劝他赶紧把他的铲车往前挪,先救人出来。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司机没有及时采取救人措施,在时间的流逝中,车辆逐渐出现了明火,并且火势迅速蔓延。
尽管有路人拿起了灭火器进行扑救,但越来越大的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最后整辆车都被明火吞噬,车内人员并没有被抢救出来。
![]()
虽然从视频上,我们无法判断,车内人员究竟是因追尾事故死亡,还是因起火致死,但这位铲车司机的做法,显然很难令人理解。毕竟,生命才是无价的啊!买车君可以理解,在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及时报警,但事故车辆有人被困时,第一时间应该灭火救人,而非急于撇清责任。先救人还算是先报警,其实这一命题根本无需考虑!从网友们的评论,买车君也注意到,其实很多司机并不太知道如何处理这类事故。既然如此,深入了解一下无妨,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第一件事就是要停车,检查有无人员伤亡。在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第一件事就是救人。像本次追尾事故,铲车司机查看后发现有人员被困车内,第一时间应该是将车内人员救出来;当看到车辆开始起火时,应该向其他路过的司机借灭火器灭火;,火势仍无法控制时,应该将受伤人员和前来帮忙的其他路人带离现场,避免在车辆发生起火爆炸时受到伤害。
![]()
有消防人士提醒,遇到事故车辆冒烟、起火,可遵循“小火赶紧灭、中火讲方法灭、大火赶紧跑”的原则。如果发现发动机起火时,应该迅速关闭发动机,尽量不打开发动机罩,从车身通气孔、散热器及车底侧进行灭火。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强制规定,很多车主都没有主动配备灭火器放在车内,但车载灭火器占用的体积并不大,对油耗的影响也不大,在紧急情况下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买车君建议还是自行配备较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
先救人——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是遵循这一原则。生命安全大于一切,路人也不可袖手旁观。在此次追尾事故中,虽然最后没有把被困车内的人员救出来,但是路人的反应和道义感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了解了发生事故后先救人,但如何救人也是一门学问。大多数人都不具备使用车载灭火器的知识,很多人买了灭火器放在车上也不知道如何操作。但即便不是消防员,我们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车载灭火器。
![]()
第一,在使用前或是定期检查灭火器有没有过期。车载灭火器大多是干粉灭火器,一旦过了有效期,就有可能因为压力不足,不能使用。当看到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位于绿色区域,则表示一切正常。如果是红色区域,说明喷出来也不能灭火,相当于没用。如果是黄色区域,就表明灭火器处于不可控制范围,尽量不要使用。
![]()
第二,正确使用灭火器。首先将灭火器的保险环拉开,然后上下摇晃几下。接着一只手托稳瓶身,一只手用力下压把手,此时干粉就会喷出来。
注意,当发动机舱开始冒烟,这时候还是处于小火的萌芽状态,此时迅速打开发动机盖并将灭火器对准起火根源喷还能发挥作用。如果发现火势较大,就要像前面所说的,不要打开发动机舱灭火,赶紧离开现场并拨打119求助。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不管是哪一方的过失,都应该先救人(指车辆尚未出现较大火势的情况下,如判断在短时间有爆炸的危险,救人前要确保自身安全)。目前该事故中的铲车司机已经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依法刑事拘留,但事后的处罚也永远挽回不了两条年轻的生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否有一天,也会因追尾事故被困车内,在还有机会被拯救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只是忙于打电话报警而不对你进行施救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而为人,务必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