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珠海长隆度假区,第14代轩逸正式上市,指导价10.90万元起。
而一周多前,最后一台轩逸·经典正式下线,最终的数字停留在1384535台上。
上市13年创下138.45万辆的畅销车型最终退场,但是“轩逸·经典”的名号并没有消失,如今第14代轩逸已经上市,在售的第13代(现款)轩逸将接替成为新轩逸·经典。
▲1959年,Bluebird蓝鸟正式启用
提到轩逸,自然离不开蓝鸟。当蓝鸟还不叫LANNIA时,自1959年诞生的Bluebird成为日本汽车进军美国市场的主力军,也是日产生产历史最长、生产数量最多的车型系列。
▲蓝鸟U13系列,后引入国内的东风风神蓝鸟EQ7200-II
其实早在2005年,蓝鸟原型车就在全球全线停产,由于久未换代,国内实际上蓝鸟已经进入了退场倒计时。2006年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正式启用,同年第12代蓝鸟引进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轩逸”最开始的英文全称为Bluebird Sylphy,一看就知道是蓝鸟的全新换代车型。
▲Bluebird Sylphy第一代轩逸
在卡罗拉和朗逸还未进入中国中级车市场时,东风日产率先推出了超越同级2700mm的轴距、搭载CVT技术的轩逸,同时也是首款明确定位为家用的轿车,成为名副其实的日系家轿王者。后来,随着轩逸站稳了脚跟,Bluebird也就完成历史使命,彻底告别了舞台。Sylphy留下,最终起了中文名——轩逸。
▲09年改款轩逸
如果把2006年上市的轩逸称作国产第一代的话,那么轩逸·经典则正是在2009年改款的轩逸,它在尺寸上有所增加,在外形和动力上也有所改变。当2012年新一代轩逸上市后,轩逸·经典并没有下线,而是选择了并行销售。2016年的时候进行了一次中期改款,大幅更新后的轩逸也一直和朗逸轮番坐镇家轿冠军的宝座。
而如今,为了顺应全球化趋势,轩逸也回归了日产的全球换代命名体系,前天上市的全新轩逸成为第14代。毕竟,轩逸是Bluebird的继任车型,一脉传承下来,说有60年也没错;而轩逸·经典如此一来也确实卖了整整13年。
我们经常在路上会看见一些老款“新车”,它们同样与全新车型一样同堂销售。实际上,日产不是唯一一家这样玩“命名游戏”的车企。比起只会在名字后面加个“经典”的传统做法,日产比起其他老谋深算的车企来说就是个“弟弟”。
最懂中国消费者心思的大众拥有全新一代朗逸+朗逸,全新一代速腾+速腾,全新一代宝来+宝来·传奇;SUV里面还有途观L+途观(后来为途观丝绸之路版)。虽然捷达已经分出去成为大众单独的品牌了,但是大众官网上的捷达-梦想版还依依不舍的挂在上面,不过从汽车生活对成都本地的经销商走访调查来看,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挂VW标的捷达新车销售。
在7月11日,2020款福克斯以10.88万的起售价上市,此次改款是将福克斯顶配车型专享的ST Line运动套件下放给中低配车型,而老款福克斯也一下变“经典”与新一代福克斯一起继续生产、销售。
此外,还有北京现代这个同堂销售的玩得最炉火纯青的老玩家了。
在汽车生活看来,畅销车型的经典款不轻易说再见的原因很简单,归根到底就俩字:好卖。
但是车企们也知道,再好卖的车也不可能永远好卖下去,消费者永远都是喜新厌旧的。一款车型迟迟不更新换代,容易被配置更新更全的竞品拉开差距,而价格也会逐渐萎缩不利于品牌的提升。要不然当时第八代凯美瑞、十代雅阁相继换代后,大家都催着第七代天籁赶紧放大招。
全新车型和经典车型同堂销售有利也有弊,不能笼统地以为这是一种“陋习”。当全新车型上市后,老款车型必然会降价,只是迫于时代的发展,但老款车型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群众基础,这对于一些将价格放到第一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也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有助于品牌深耕三四线汽车消费市场。
当然,就算是加个“经典”名字继续卖,如果老款车型一点变化与提升都没有的话,消费者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如何玩转全新车型与经典车型,对于车企来说也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