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旅行车这一小众车型在欧洲市场一直大受欢迎,而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却很尴尬,似乎没有人会在买车的时候会考虑旅行车这一车型。
![]()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汽车消费者的观念不断年轻化,旅行车这一车型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关注度,旅行车的优点也逐渐被人发现,热度不停上升,但尴尬的是,旅行车市场销售表现却还是不温不火,更没有一款在市场中真正成为爆款的车型,处在了叫好不叫座的处境。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旅行车市场何时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
为什么旅行车能在欧洲大受追捧?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美国地广人稀,油价便宜,促成了独特的美式皮卡文化。而欧洲呢,则就是有旅行车文化。原因就在于,欧洲总体山多路窄,suv因为重心高,在欧洲山路上开行驶质感不如轿车车型,而旅行车总体还是轿车底盘,在保留了轿车的操控同时,拥有了更大的储物空间。
欧洲人在假期最钟情于自驾游,经常是一家人带着满满一堆的行李开去度假,而旅行车远超一般车型的装载能力让它备受青睐。
![]()
就拿大众蔚揽和迈腾来比,蔚揽其实就是进口迈腾的旅行版,两款车的外观内饰底盘动力都基本一样,但是蔚揽的行李厢容积是650L,而迈腾是533L。但是,别忘了旅行车跟两厢车一样行李厢容积只算到行李隔板下方,如果是拆掉隔板后,再多个两三百升不是问题,行李厢容积真大了不是一点点。
为什么旅行车在中国没有市场?
(1)三厢轿车造型更受追捧
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几款车,比如普桑等,都是三厢轿车,可以说三厢轿车先入为主的给人留下了汽车的标准形象。而且三厢车前后高度比较齐平,很多人认为像是轿子一样比较四平八稳,更加稳重,与此相比,带着大屁股的旅行车就被人认为是异端。
上世纪80 90年代,广州标致505 SW和上海大众桑塔纳旅行车也进入过中国市场,但被更多用作于公务车,也因此老百姓对旅行车并未留下家庭用车的印象。
![]()
此后的十多年内,旅行车市场再无更多新车型涌现,旅行车文化也难以推广给更多国内消费者,更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进口的买不起,国产的看不上
与皮卡和K-CAR相比,本质上来说旅行车没有什么硬伤,也不应该水土不服,加之国内也有一批“瓦罐”粉,不应该销量如此惨淡。原因就在于,旅行车功能亲民,价格却不亲民。车型少还贵,很多瓦罐版本的车型根本就不在上市(比如卡罗拉旅行版)。
![]()
合资品牌在国内现在能买到的旅行车几乎全是进口,低端到斯柯达明锐,到中端的沃尔沃V60,再到高端的奥迪A6,旅行版无一例外全都是进口,都要比轿车版贵了不止30%,最低都要卖到20万。虽说旅行车有一部分粉丝,但面对国内旅行车的价格,还真需要很强的旅行车情怀和经济实力。
与之相比,自主品牌也造出了好几款旅行版车型。比如天津一汽-骏派CX65、荣威Ei5等新面孔,价格也多集中在10-15万元价格区间内,甚至还有售价门槛低至4.28万元起的宝骏310W,但在不少瓦罐粉眼里,这都是打着旅行车名号的两厢车,不好看,看不上。
![]()
(3)SUV市场的火爆
谁也没想到,国内这几年最爱买的车型是SUV,销量增长远超其他类型车型。原因在于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买的车大多是家里的第一辆车,所以功能要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么离地间隙高,外观霸气,空间大的SUV深受国人消费者的青睐,哈弗H6正是靠着SUV热度赚的盆满钵满。可以说SUV挤占了旅行车的空间,而现在更多车企开始造跨界SUV车型(比如雪佛兰沃兰多),这也让纯粹的旅行车车型处境更加艰难。
![]()
旅行车的未来是什么?
旅行车在国内大概永远不可能达到SUV和轿车的热度,然而随着国内自驾游的兴起,旅行车仍会在市场上占据一小块地盘。
但除了一些“瓦罐”迷们,可能很少有人会对旅行车感冒,就像马自达在中国的地位一样,不需要像大众一样所有人都爱买它,它只需要有一批死忠粉为他们买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