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又一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主角不是特斯拉,不是蔚来,也与远在美国的贾老板无关,而是小鹏汽车。
7月13日,即2020款小鹏G3车型上市后的第三天,多位老款小鹏G3车主开车聚集在小鹏汽车广州总部大楼外行车道一旁进行维权。视频和照片显示,其中大部分车的车身张贴有“退车”的维权标语,另一部分车辆身上贴有 “续航虚假”、“谁买谁后悔”的标语。据了解,不仅仅广州,部分北京小鹏G3车主也来到位于北京市成寿寺地区的“小鹏汽车北京城市服务中心”,打出类似标语。
颇为诡异的是,这一波对小鹏汽车的非难,竟然源于“降价”……
小鹏G3是在2018年12月正式上市的,但受限于产能,直到今年3月份才开始大规模交付。而刚刚经历了6月底的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小鹏汽车推出了2020款小鹏G3车型。2020款小鹏G3与此前的2019款相比,在续航里程上大幅提升,最大标称续航达到520km,而老款最大续航里程为365km。与此同时,新款车型还增加了部分L2.5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原本或许是应对补贴退坡的升级换代,但却意外成为了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最大的关键就在于价格。2020款小鹏G3根据续航里程的不同分为G3 400、G3 520两个版本,G3 400的价格为14.38万元-18.08万元;G3 520的价格为15.98万元-19.68万元;而2019款小鹏G3,补贴后售价为13.58万元-19.98万元——也就是说,续航里程在400km的新款G3,与此前的老款车相比,起售价格仅贵出了几千元。而特别是对那些此前购买了高配2019款G3的车主来说,续航里程足足少了一百多公里,但花的钱相近,甚至可能更多。
于是乎,2019款小鹏G3的车主们就坐不住了。老车主对新款小鹏G3的上市主要表达了三点不满:一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预售之后,部分车主提车等待300天,而提车不到数月,高里程车横空出世,“提车开了不到1000公里,就已经是‘淘汰车’”。二是新车价格更加便宜,对老用户不公平;三是老用户的建议全部在新款上作出了改进,而老用户没有享受到升级后的产品。
更诡异的是,在小鹏车主们选择聚集、拉标语维权前一天,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已经“提前”致歉。在微博上,何小鹏对新老年款车型的价格作了一番解释,同时也直言,“针对最近的新车发布,很多鹏友有不同看法,我也可以理解。对不起,让大家伤心了。”
仅仅两天前,何小鹏还在微博上信心满满地安利2020款小鹏G3,说自家瓜好的同时,也在给自己加油打气。短短时间,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小鹏究竟做错了什么?
【小标】第一错:2020款上市时机考虑欠妥
首当其冲的,是2020款小鹏G3上市时机的选择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
整个6月份,中国车市都处于极端不正常、鸡血满天飞的状态之下。燃油车有国五国六的切换大限,而新能源车型则因为6月26日之后补贴新政的实施、国补地补大幅退坡,而面临一波大调整。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在6月份处于一种有意无意的焦虑之中。销售人员多数向潜在购车者营造一种“不赶紧订车,补贴马上就要没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氛围。
在这种焦虑感的刺激下,新能源车的销量是普涨的。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3.84万辆,同比增长105%。而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在6月也卖得最好——2237辆的数据,比威马的1902辆和蔚来的1092辆都要多。事实上,从4月、5月开始,小鹏的销量就一直处于高位,月均都超过2000辆。而在6月中下旬,小鹏才刚刚宣布第1万辆下线。也就是说,目前现有的小鹏车主,有超过60%都是在4月份之后购车的。
如此来看,小鹏选择在7月10日、新能源退坡仅仅半个月后就匆忙推出新款车型,显然是有些欠考虑。本来七八月份是汽车销售淡季,又适逢6月份车市整体不正常“打鸡血”、或多或少透支了消费潜力的情况下,一直以“慢就是快”自居的小鹏,完全没有必要抢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推出新的年款车型——如果这一时机再延后一至两个月,也不会出现绝大多数车主刚订车或提车,就要面对2020款车型“刺激”的局面。
在这一点上,小鹏还是因为自己是新势力而交了学费,相比较之下,传统车企就要老辣得多。比如比亚迪,元EV535衔接元EV360,其转换选在了2019年春节后开始,因为在国人心中,春节后,一切都是新面貌,这时候调整正合适,并且此前的2018款也早已没货,并且新版是增配增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小鹏的“增量不加价”做法,如果放在快速消费品行业,那肯定是要大赚一波好评和流量的。但对于汽车这么一个特殊商品,国人至今仍然将其视为“大件”,新客户占到了便宜不见得会广而告之,而老客户心态不平衡自然需要宣泄。原本小鹏是提升了性价比、提升了竞争力,但却忘了自己还是个立足未稳的新品牌,老客户倒戈这件事,对品牌的打击不可谓不小。
第二错、产能不足,新车拖成旧车
其次,小鹏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一个产能的大坑。
从去年4月北京车展期间宣布预售,到去年年底正式举行上市发布会,再到今年春节后开始交车,小鹏一直没能有效提升产能,以至于交车推迟最长达到了300天(车主吐槽之语,真实性有待考证)。原本去年就应该交车,一直拖到今年,把当季的车型拖成了过时车型,车主有意见当然也是正常的。
如果是燃油车也就罢了,毕竟大多数换代和中期改款基本上不会对动力总成有太大改变,即便有所调整,大多数也是1.4T换1.2T、1.6L换1.5L这样的小打小闹——内燃机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款车型生命周期内,不太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新能源车型,尤其是小鹏这样的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量焦虑被摆上台面,是最为最紧迫的短板,进而推动电池技术研发和制造日新月异。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每年都在以一二十个百分点增长。各个厂家的纯电动车里程也都在快速增加。在竞争中要存活下去,小鹏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鹏没能解决产能问题,把理应早好几个月就交车的2019款车型交付出去,这个锅只能自己背好。打个比方,消费者掏钱买了今年最新款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时装,然后却被厂家一直拖延,拖到明年新款上市前几天才交货;或者是消费者买了最新款的手机,却迟迟拿不到,等到货后没几天,更新款的已经推出了,CPU快30%、内存增加一倍,价格还一样。这样的情况,谁能接受?
当然,产能问题也不是小鹏一家存在,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是个普遍问题,即便是特斯拉也不例外,它们至今还在临时搭建的厂房中加班加点生产。但对于小鹏来说,产能问题又不得不提——在这个问题上,小鹏难逃“首鼠两端”的指责。早在2017年5月,小鹏就宣布其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不仅技术规格高,产能更达到年产10万辆的规模。但小鹏的自建基地显然进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小鹏又不得不选择与海马合作,在郑州打造了小鹏海马智能制造基地,双方联合投资30亿元。
目前的小鹏G3,就是由郑州海马代工生产的,而小鹏的自建基地何时能够投产,还是个未知数。
广东肇庆的自建基地是2017年5月宣布的,当时就预计至少要到2019年才能投产。既然如此,小鹏早就应该有所打算,而不是等到2017年接近年底才和海马汽车签约代工。相较之下,大多数造车新势力都是先代工、后自建厂。而小鹏先建厂、后代工,产能不乱才怪。
第三错、“道歉”像是在打广告
正如前面提到的,何小鹏在车主大规模维权的前一天就在微博公开道歉,显然,在事件发生之前早有预兆;而车主们并没有买账,而是牺牲大好的周末依然聚集维权,说明这个道歉并没有得到小鹏G3老车主们的认可。
首先,何小鹏的道歉充满了逻辑混乱。不知道是这位创始人自己真的如描述那样,夜不能寐导致思路混乱,还是帮忙捉刀的秘书水平太过低下。总之这个道歉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该道歉的地方乱道歉、该道歉的问题被含混而过,解决补偿方案如同市场促销手段,而道歉文本中大量自我吹捧更是神似广告。
开篇,何小鹏说自己“从困惑、不解、伤心、反思到直面”。很显然,小鹏汽车自他以下,在事件爆发之前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次迭代“增配降价”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难道小鹏汽车连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的部门都没有?
最亮的一句话在第二段:“我们这次硬件的快速迭代,真的给我们之前的鹏友们添堵了,对不起!”
首先,让这次事件发生的,不是小鹏G3的快速迭代。那是正确而且应该做的事情,为不该道歉的事情道歉,反倒对消费者们质疑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含混而过,这只能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甚至带有发泄情绪的感觉——潜台词是:我们就不该那么快迭代升级,以后我们不升级就对了!
这不叫道歉,这叫撒娇。
在解释了一番之后,道歉信中说:小鹏的第一款车小鹏1.0没有对外公开销售,只因为我们期望将品质尽可能做好;年初的金融服务费,我们小鹏是第一个取消的。
小鹏1.0没有对外销售,是因为本来就是工程验证车,首批产量才15辆,能把这种产品拿到市场上卖的,只有何小鹏的合作伙伴雷军干得出来;而“金融服务费”被万人唾骂,本来就不该收。这两件事情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小鹏嘴里还变成值得表扬的优点了;而且,跟小鹏当下遭遇的信任危机有什么关系?
至于小鹏给出的解决方案,更是如同儿戏——3年之内增换购小鹏汽车任何一款车型,额外享受10000元专属补贴权益。试问一下,刚刚提车还不到半年,有多少人会在3年内就换车?而且还一定要换你小鹏汽车?
哪怕小鹏大方地把这一期限延长到7年,乃至10年内,从财务上来说对小鹏也没有多大损失,而且还可能带来数千辆的销量增量。抠抠摸摸给出一个“3年”的期限,不知道小鹏是怎么想的,这营销水平连街边上的小超市都不如……除了让老车主愤怒、让潜客寒心,一点正面作用都没有。
【结语】
当然,小鹏在这一事件中槽点满满,消费者那边也不是无懈可击。
有人说,自己7月9日刚刚订车,10日就上市新车了,销售压根不提,涉嫌欺诈。事实上,如果销售说,我们一年内不出新车,那才叫欺诈;你没问,人家没提,怎么能算欺诈?难道以后有潜在客户看车,4S店销售还必须把该品牌未来半年的车型规划一一说清楚?500公里以上续航的小鹏G3新车型,今年6月初就列入工信部目录,并有媒体报道,自己买车前不做好功课、不了解清楚,这个锅自己也应该背一半。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年2月份,小鹏G3就曾应对6月份的补贴退坡,进行了一次终端售价的调整。当时涨价的幅度最高达到2万元。现在增配降价了,车主跳出来闹事、拉横幅,当初涨价的时候,怎么不见车主主动给小鹏汽车退钱呢?
看起来,大多数消费者还是没有认清汽车是一个消费品的事实,还是把汽车看做跟房产差不多的不动产,甚至要求汽车还要有保值属性。当年房地产市场也没少因降价闹事,同样的,房价大涨的时候也没见几个业主给开发商送红包。
如果交付的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与买卖合同不符,品牌方理应给购买者进行赔偿或补偿,或双方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但小鹏这件事并非如此,买车的时候,白纸黑字签字按手印。这份契约就应该被尊重,聚集维权闹事,只怕又是一次“按闹分配”的闹剧。
汽车市场价格涨跌太过正常,就拿不少二线豪车来说,七折八折也是常态,早年买车的车主即使心里不爽,也鲜有聚众闹事者。或许,燃油车的消费者相对来说更成熟一些。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小鹏也是吃了不够老练的亏——增配降价这件事,怎么能摆在明面上做呢?哪怕明面上“增配增价”,暗地里加大终端销售的优惠力度,实质上达成“增配降价”。如此一来,老车主找不到槽点爆发,新车主也乐得占便宜,岂不是一举两得?
小鹏汽车,你还是too young啊。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