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总是自带热搜属性,前有郭美美,后有谭明明。
7月3日晚,谭明明酒后开着她的玛莎拉蒂与8辆车剐蹭后逃逸,后又追尾一辆正常等红灯的宝马,只是对方车辆燃烧,最终造成两人2人死亡,4人重伤。公安机关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这件事故的发生又一次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除了沉重惋惜与谴责谭明明之外,人们关注的点都落在了:玛莎拉蒂、富二代、炫富、谭明明的父亲以及她逃脱责任的“精神有问题”。舆论导向的关注点依然在于女司机。
如果你在微博或者百度上搜索,会发现每篇报道这件新闻的文章里都离不开这个词,仿佛各路媒体都不谋而合。但其实,这都是缘于中国人在脑海里普遍形成的一个歧视点,与性别歧视不同,却又密不可分。如果肇事者为男性,新闻报道上是肯定不会强调“男司机”这个词的,这公平吗?
显然不。
“女司机”仿佛永远是个神一样的存在,通过网上经常曝光女司机各种谜一样的开车事故,常常能引起人们对女性驾驶能力的议论,渐渐形成了“女性是马路杀手”和“女性不适宜驾驶”的刻板认知印象,“女司机”一词也有了新的意义。在莫种程度上,“女司机”已经和“女博士”一起,共同成为大家眼中的谜之生物体。
然而这样的想法有理由吗?似乎是有的,就比如一下几组女司机们的迷惑行为…
以上这些好像确实证实了女司机是马路杀手这一点,看似是有道理的。同为女性,必然不能任由着这套固有思维继续抹黑当代女司机的形象啊,这顶帽子必须得由全人类共同摘下来,今儿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
NO.1 马路杀手女司机称号的伪科学
事实上,据统计数据表明,女司机肇重大事故的几率要远远低于男司机。比如2007年北京男女司机比例是7:3,但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是男司机的1/50。这与女司机是马路杀手的结论完全相反。
当然,也有人见缝插针怀疑这是因为女司机开车总时长要远远少于男司机的缘故,然而从案例无数的交通执法情况来看,显然不支持这个结论。2007年,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受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386.3万起,其中女性驾驶员74万起,占19.2%,女性开车总时长不会比男性有几十倍的差距。即便考虑上大型车基本由男性驾驶的情况,女司机在严重肇事方面的记录也远远比不过男司机。
因此,恶意揣测女司机是因为人数少、不常开车导致肇事比例比男司机少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如果不懂何为“比例”,建议重修小学数学,也别给你体育老师丢脸了。
👇
NO.2 谨慎小心不是错,要错也是老天错
多数女司机造成的事故,其实是由于慌乱造成的小碰擦。交通民警普遍认为,只有新手女司机比较容易出事故。在交通安全的认识上,女司机也要远胜于男司机。一般而言,男司机更大胆,女司机会比较谨慎小心。然而,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大胆的人可能会更得心应手,谨慎小心的人则容易因紧张而出错,这便成了人们调侃女司机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红灯还有两秒钟就亮,一般男司机就冲过去了,女司机大多会停下来。”一些路面执勤交警们都为女司机说话,他们觉得,跟男司机相比,女司机相对更遵纪守法,很少出现闯红灯、随意超车加塞等情况。湖北省高速巡警说:超速、酒驾、变道超车是引发事故最多的原因,而女司机很少超速行驶或是饮酒驾驶。此外,女司机系安全带比例明显高于男司机,从武汉市交管局一项执法情况来看,女司机不系安全带的比例仅占女司机总数1.5%左右,而男司机这一比例为5%左右。
越是自以为是的男司机,越容易出问题,而且更容易出大问题。交通肇事的面孔还是以男性居多,酒驾、醉驾同样如此。在重大交通事故当中,女司机的面孔几乎难以寻觅,调侃女司机显然是替众多男司机转移视线的策略。一说到女司机,某些人就开始摇头,说马路杀手有之,说不会停车有之,每逢遇到女司机出事,总有人逮着机会嘲讽:“又是个女的”。
What???我怎么还从中嗅出了一丝性别歧视的意味呢?别误会,我可不是想搞事情,但你仔细想一想,就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了。
👇
NO.3 强势群体免责心理
但咱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会遮掩什么。女性作为驾驶员,的确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些极品失误。
开车作为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往往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有可能发生。女司机的驾驶技术能力并不逊于男性,但是其心理素质具备很大问题。
男司机速度估计检测的合格率有84%,女性则只有71%。对复杂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复杂反应判断的失误次数较男性多,尤其是有蜂鸣器声音时,有的女性往往左右手和双脚同时松开,且在驾驶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
但为什么明明女司机的心理条件不如男性,却会出现女司机严重肇事的几率反而较低的现象呢?答案还是在于心理素质。
女性较男性更为细心,驾驶准备工作也更加细致周密,且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驾车行驶时不易厌倦,耐力更好,饮酒吸烟者也较少。相比起男司机,女司机开车也更加注重不要超速。女性的诸多优点都有利于行车安全,从而能减少严重事故的发生。
所以,给女司机带上马路杀手的帽子,既不符合事实,也非常不公平。
男司机出事故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但人们并不会上升到整个男司机群体,也不会特意在司机面前加上个“男”来引人注目。然而女司机鲜有的登上了新闻就不断被人拿来调侃,当做茶余饭后的趣闻,并上升到了整个女司机群体,甚至出现了将男司机报成女司机混淆视听的新闻手法,这就是典型的基本归因错误。
正如欧美人对黄种人司机抱有偏见,常常道貌岸然地拿出各种数据资料和实验研究来论证黄种人天生生理方面具有劣势,不适合开车一样。“Asian Driver”的内核与中国人对女司机的偏见别无二致。无非是强势群体闲着无聊想找个弱势群体提升一下可怜的自我优越感。
“强势群体免责”和“基本归因错误”是在各行各业、各方各面都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只有不断加强民智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人性丑恶而产生的悲哀的心理暗示,还世人一个公道,更是还“女司机”一个公道。
入驻平台包括
今日头条 | 搜狐汽车 | 易车网 | 大鱼号
天天快报 | 知乎 | 凤凰汽车 | 网易汽车
快手 | 抖音 | 百家号 | 微博| 一点资讯
商务合作、活动请发邮箱:Baimedley@163.com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