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消息披露,2019年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76.6万台,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1.6%。熟悉车市运作规律的人都知道,按照市场规律,每年6-8月的盛夏时期,车市会迎来除春节外的第二大低谷。夏日炎炎,车企们更是难熬,但是今年似乎有点异常?不仅不符合规律,更是与众多媒体口中的“车市惨淡”不相符?难道是车市回暖?下行态势在这个夏天出现了转折?
![]()
但是细心的读者就能从上表中发现,2019年1-6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95.4万辆,但是与去年同期销量相比却下跌100多万两,同比下降9.3%。在轿车、MPV、SUV三大分类中,半年累计销量也均为负值。这也就意味着车市下行的整体态势并没有发生改变,车企们依然面临着众多压力。那么6月的异常增长是怎么回事?
清库存大狂欢
在笔者看来,6月销量的增长可以定义为虚假的狂欢。按照原有的市场规律,国六将取代国五的风已经刮了大半年,但是消费者对国五/国六的购买和使用年限不清,迟疑观望的态度占据主流,这就造成了本年3-4月份汽车销量的低迷。而在5月份,厂家和经销商待不住了,在终端上积极打包各种优惠政策,以期望能够解决库存压力。在国家政策逐渐明朗化、众多媒体的积极报道下,消费者们对于国五/国六有了更多的了解。于是,6月份,观望的消费者们在巨大的价格优势诱惑下,纷纷出手购置心仪已久的汽车。累计依旧的消费需求在6月得到了充分释放,这就带来了6月汽车销量一反常态的积极增长。
![]()
狂欢过后,消费者购置了爱车、经销商解除了库存过多的预警,也让各大车企交上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这似乎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为什么要称之为虚假的狂欢?
7月酷暑依然难捱
静下心来细细体味,6月的狂欢释放了众多的消费者需求,那么7月呢?下半年呢?没有消费者需求,车要卖给谁呢?再者,7月份国六标准陆续落地,车企和经销商们要如何跟上新政策的脚步?如果没有应对之法只会更加举步维艰。6月的狂欢已经是经销商以利换量的结果,算是一次“伤筋动骨”的大出血。7月份要是继续之前的策略,车企们和经销商们怕都是要撂挑子不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算是放弃汽车领域的经营,也不会选择亏本经营不是?那么车企们该怎么办?经销商该怎么办?
![]()
破而后立,挑战亦是机遇
如果按照上文所说,亏本就不干了呗?这只是笔者给出的最坏打算。但是想要做大做强一个企业,迎难而上的积极态度是必需具备的。如果遇到市场的些许风吹草动就撒手不干,何谈想要有未来?何谈要提升国际竞争力。车市下行加上国六的双重压力,其实是各大车企进行自身变革创新的强劲动力。车企应当加倍呵护好经销商的信心,同时焦躁心理,理性调整全年的销量预期。破而后立,挑战亦是机遇。
![]()
抓牢新四化,开拓新战场
技术定义未来,新四化的浪潮意味着车企们注定要走上研发新工艺、新技术的道路。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该领域就是各大车企的新战场。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7.7万辆,同比增长65.9%。而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程度下滑,新能源汽车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但是这也意味着有许多的企业会争先进入市场分一杯羹,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唯有在技术上取得领先,才能够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
![]()
脚步变缓,才能够静下思考
每年的7-8月经销商都会拥有“高温假”,因此不会有太大的业绩压力。这时就应当把更过的关注度放在调整策略和研究市场上。车企们应当沉下心梳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产品构架,为产品量身定做营销计划。同时,与经销商密切合作,简化、调整各项政策,降低厂商的沟通成本。集中火力研究市场,进一步挖掘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
6月的销量只是昙花一现,但笔者相信只要企业沉下心来,以专注、专业、专心的态度造车,构筑起消费者的信任堡垒,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负重前行,却也能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