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新闻以粗标突出报道,宝能姚振华有意向收购奇瑞。消息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各大朋友圈及小圈层几乎全部在讨论此消息的真伪。不为别的,因为奇瑞曾经是民族自主品牌的舵手!如今沧海桑田,短短10年时间,奇瑞竟然沦落到转手他人,怎不令人唏嘘!
![]()
记得在不久前,观致或被姚振华控股的宝能意向收购,消息还没坐实,如今又更大的动作,姚振华一个月以前曾提出整体收购奇瑞汽车集团的意向。索性的事,消息所指的奇瑞,官方并没有发声,也就是说,此事还在发酵中,离成为事实还早着呢,不过空穴不会来风,至于具体如何,咱们静待消息,但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奇瑞从建厂以来,进进出出的几十万员工,肯定会多少有些伤感,感情深的,还有可能落泪。
![]()
为何奇瑞这么多年混下来,竟然会走到今天,奇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摩托罗拉?奇瑞这么多年的失误简直太多了,小编想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恐太重,不管用啥词吧,这里做个简单归纳,以供方家探讨:
奇瑞战略摇摆不定
以冲击中高端为例,奇瑞比啥吉利、长城早了去了。当年的瑞麒、威麟,那也算是自主品牌最早的尝试了,但最终因奇瑞高层的急功近利以及市场的反应冷淡,而早早夭折了。随后奇瑞就宣布回归一个品牌,专心打造奇瑞品牌,没过多久,又把旗云单独运营,最后又是合并成一家,然而在刚宣布回归一个品牌的时候,又生出来一个凯翼,倒腾来倒腾去,没有一个修成正果。类似这样的战略摇摆太多,这只是品牌建设的一个例子而已。
![]()
产品无传承,产品序列凌乱
如果奇瑞粉的话,应该记得早年奇瑞还是研发过几款比较有特色的产品,比如第一代旗云、东风之子、A3、QQ,很多最早喜欢奇瑞的,大概也是就是这些车主了。但是大家发现几年过去,曾经的明星车型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艾瑞泽,但是艾瑞泽之外还有风云2,很多的网友多吐槽,奇瑞的产品名称数不胜数,今天开发一个新的产品,过一段时间就弃子,再研发另外的车型。在来看看大众的高尔夫、捷达,都已经多少代了,还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
营销无章法、注重眼前利益
业内除了华泰换销售老总的速度比奇瑞快以外,恐怕也是没谁了,奇瑞营销的总经理更换速度以前是差不多每四年更换一届,但是最近几年就完全乱了阵脚,差不多1~2年就换一次,甚至是几个月换一次都不足为奇,外人看来眼花缭乱,每换一次都成为行业的热点。
![]()
再来看奇瑞营销的打法,在奇瑞的这么多营销老总,必须要提一下李峰,老尹都在很多场合公开说过,在李峰没来之前,奇瑞没有营销,可以看出来李峰对于奇瑞营销的贡献之大,在行业内都是鼎鼎有名的。李峰的分渠道销售以及很多的营销体系建设都是在那个时候就建立起来了。但是自从李峰走之后,走马观花的这些营销老总要么就是非专业出身的,要么就是还没热身就被出走。这样动乱的营销高层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理清内部的关系就被离职了,更别说做出高明的决策。
人力资源战略的失败
奇瑞可称得上是汽车界的黄埔军校,不信可以到其他厂家看看,哪家企业没有几个奇瑞人,甚至某自主车企,成部门,成科室的成建制转移。
那奇瑞为何留不住人才呢?首先是薪酬福利低于行业水平,难以留住人才,很多在奇瑞工作多年曾经抱着为自主品牌奋斗终生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发现同年毕业的同学早以买房买车,而自己虽然每年都说是升职涨薪,但是每个月最终拿到手的却基本不变。其次,就是奇瑞的工作环境很难有成就感,由于奇瑞的机制原因,授权不充分,导致各级领导员工都不愿意承担责任,芝麻绿豆的事情都要层层汇报修改,最后的结果完全偏离了员工当初的想法,导致员工有志难申,有想法难以实现,最后导致员工没有工作成就感,同时也导致了企业的决策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陷入了死循环。这样的企业更从何谈起创新呢?
![]()
哲学里有一个最大的真理:量变导致质变,诸多小问题日积月累,到最后,积重难返,奇瑞只能自己吞食这个苦果,只不过可惜了一个极有希望的民族自主汽车品牌,不管宝能此次是否成真,成,也希望宝能接手后,能对奇瑞大动手术,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奇瑞,还民族汽车一簇有力的希望之火,不成,更希望奇瑞知耻后勇,敢于对自己动刀子,早日脱胎换骨,完成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