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因排气造假吞1.7亿元罚单
![]()
事情在2018年4月9日就已发生,彼时,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于对江淮汽车生产销售的江淮牌HFC5043XXYP71K1C2V车型进行了新车环保一致性抽检。检验报告显示,江淮汽车识别代码分别为LJ11KBBD0H8029128、LJ11KBBD6H8029103、LJ11KBBD0H8029159的三辆新车检测结果中的车载诊断系统(简称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4372008)标准要求,属于机动车生产企业对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
![]()
其实同样的事情曾在大众以及丰田也曾有发生,2010年丰田的“刹车门”事件也曾获得12亿美元的罚单;2015年大众在柴油发动机上“作弊”,被开出高达180亿美元罚单,而大众2014年在全球的总利润为143.30亿美元,显然是“入不敷出”。和丰田与大众相比,虽然江淮汽车1.7亿元(折合0.21亿美元)的罚款似乎不值一提,但要只知道,江淮汽车单季利润仅为6463.59万元,换句话说,江淮9个月的营收都因该罚单化为泡影,这对于在车市寒冬的江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