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尾气门丑闻事件(以下简称尾气事件)曝光以来,大众集团四年间一直余波不断,先后经历人事变动、蒸发市值、天价罚款、品牌危机、召回百万车辆及奥迪CEO被捕等一系列动荡。近日,随着媒体对事件的持续关注,再一次将尾气门事件拉回公众视野。
![]()
7月1日,德国《商报》和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曝光,自2015年尾气事件爆发,德国机动车管理局一直对奥迪调查采取放水态度,甚至连德国前交通部长也参与到试图掩盖调查的行动中。而后,奥迪也欺骗当局只在柴油车上使用了1种尾气作弊软件,但奥迪其实当时共使用了4种软件。对于以上披露的信息,遭到现任德国交通部长的否认。
![]()
稍微梳理下整个尾气事件经过,或许心中也有了些答案。
2007年,大众集团开始采用了作弊软件以应付排放尾气排放法规。
2014年,被一群德国的青年科学家在德国与美国两地多次测试中发现了其猫腻。
2015年,美国当局曝光大众柴油排放作弊丑闻,事件波及全球约1100万辆汽车。
2018年,德国检方逮捕奥迪CEO。
我们都知道,客观事实往往并不会随着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年尾气事件曝光后,新上任的大众CEO曾向机动车管理局递上了亲笔的保证信,该局也因此让奥迪免于调查检测。当时的德国交通部长和机动车管理局局长更是以“尾气门得到解决”的说辞来试图终止相关调查以求缩小影响,两人甚至企图阻止检方介入调查。
![]()
面对愈演愈烈的局面与当局调查的不作为,引发检方正式介入,并与法院共同向机动车管理局施压,要求彻查奥迪尾气门。直到2017年中旬,大众才改口承认奥迪涉及尾气门,并召回涉及汽车。随后,检方也以阻碍司法调查为由起动了对机动车管理局局长的调查。
由此可见,尽管现任德国交通部长否认了媒体这次针对德国交通部和机动车管理局的指控,在针对涉嫌尾气事件中相关人员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之前,其实一切都不好说。
![]()
截止至2019年,大众集团总计损失290多亿欧元。这些费用被用于处理车主和投资者投诉,以及过量排放导致的罚款和补救措施。有分析师预计,即便到明年,大众还将花费约10亿欧元在善后事件上。大众集团近年来在年营业利润上高达100多亿欧元,或许从数字上可以逐年抹平之前支付的费用,但却难以抹平由此事件引发的信誉危机。
总结
在汽车行业,品牌力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期间往往需花上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若想摧毁却异常轻松。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或许尾气事件对品牌信誉的影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大众集团。
当然,大众尾气事件并非孤立事件,而后也接连带起了奔驰、本田、马自达与三菱的排放问题。无论是丰田刹车事件,三菱材料造假,还是高田气囊问题,都引发行业巨大震动。或许出于成本或其他考虑,通过投机取巧能达成某些目标,但这种侥幸很可能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结果。先前种下的苦果最终要自己来吞,这样的得不偿失需要每一家车企谨记和深思。